时间: 2025-04-26 04:2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01
《南歌子(喜晴用前韵)》
作者:洪适 〔宋代〕
住得如筛雪,方欣有脚春。
谁云三尺不须循。
若是诗僧月下,许敲门。
钜竹多中断,残梅竞小颦。
畦丁说与主林神。
扫洒板桥前径待吾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里欣赏雨后晴天的愉悦心情。诗中提到住处如同筛过的雪一般洁净,正因如此,才更加欣喜春天的到来。有人说三尺的书桌不必拘泥于细节,但如果是诗僧在月下,我愿意去敲他的门。竹子在风中多有断裂,残梅花也在微微皱眉。田间的工人告诉我,主林神正在等候我,扫洒过的桥前小径在静静等待我的到来。
洪适,字伯龙,号穷睇,宋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雨后初晴,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情绪愉悦,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洪适的《南歌子》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与对自然的热爱。首句“住得如筛雪”带出了一种清新、洁净的生活环境,暗含着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接下来的“方欣有脚春”,则是对春天的欢快感受,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中“谁云三尺不须循”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学习的态度,认为不必拘泥于书本的约束,反映了他对自由与创作的向往。随后提到的“若是诗僧月下,许敲门”,更是表现了诗人对文学交流的渴望,想要与志同道合之人相聚。
整首诗以景衬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最后的“扫洒板桥前径待吾人”,让人感到一种温暖与期待,仿佛在召唤着诗人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清新脱俗的生活哲学。
洪适的《南歌子》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情景?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钜竹”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自然的美
C. 学习的自由
D. 文人气质
“扫洒板桥前径待吾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与自然的再相逢
B. 对人生的无奈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1. C 2. A 3. A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洪适的《南歌子》更加关注自然的变化与生活的细腻感受,体现了宋代诗人的细腻与情感的深邃。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加强调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展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