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1:02
影映苹婆釉,光摇度母坛。
色香不住有情天,悟到非花非叶是真禅。
这首诗描绘了绿牡丹的影像映照在青苹色的釉器上,光影在度母坛上摇曳。花的颜色和香气在情感的世界中是不断变化的,领悟到的其实并非花瓣与树叶,而是超越这一切的真禅。
张伯驹(1899-1952),字仲华,号震宇,近现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出生于江苏,后在北京、上海等地活动。他的创作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尤其在书法和诗词上有独特的造诣。
此诗作于20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时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交织。张伯驹的创作旨在探索艺术与哲学的结合,通过自然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禅意和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南歌子 其三 绿牡丹》通过对绿牡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真谛的思考。开头的“影映苹婆釉,光摇度母坛”,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光影变幻的空间,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场景之中。接下来的“色香不住有情天”,则揭示了色香的短暂与情感的复杂。诗人在这句中传达了对世事无常的体悟,强调了美好事物的易逝。
“悟到非花非叶是真禅”,是整首诗的哲理核心,突出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诗人通过对花与叶的超越,表达了对生活更深层次的领悟,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内在的真实。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然的哲学思考,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有深邃的禅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真谛的思考,强调内在的宁静与智慧。
意象词汇: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伯驹
C. 杜甫
D. 白居易
“影映苹婆釉”中的“苹婆”指的是什么颜色?
A. 红色
B. 绿色
C. 青苹色
D. 黄色
此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探索生命的真谛
C. 描绘花的美丽
D. 追忆往事
张伯驹的《南歌子 其三 绿牡丹》与李白的《静夜思》在主题上都关注内心的宁静,但张伯驹更侧重于自然与哲理的结合,而李白则是对乡愁的深刻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