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2:19
烛豆尚明些个。如我,未成灰。剩年无解相思扣。身瘦,几徘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虽然烛豆的光亮仍在,但自己的心情却如同未成灰烬的火一般,依旧燃烧着思念的火焰。剩下的时光无法解开心中对爱人的思念,身体日渐消瘦,几次徘徊于此。
“相思”在古代诗词中是常见的主题,尤其是在描写爱情时,常用来表达对爱人深切的思念。这里的相思扣,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法释怀的情感。
作者介绍:崔荣江,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现代,反映了当代人对情感的追求与困惑,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情感常常被忽视或压抑。
《烛豆》通过简单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内心的挣扎。诗中“烛豆尚明些个”的描述,既是对一缕光明的渴望,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未成灰”的无奈,表明内心的思念虽未消逝,却也未能得到满足。诗中反复提及的“相思扣”,让人感受到那种被情感束缚的痛苦,正如一把无形的锁,紧紧地锁住了诗人的心。最后一句“身瘦,几徘徊”更是将这一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因思念而日渐消瘦的身心状态,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念与无奈展开,表现了对爱情的深切向往与无法释放的情感,展现了现代人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挣扎。
诗词测试:
“烛豆尚明些个”中“明”指什么?
诗人因为什么而“身瘦”?
“未成灰”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什么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崔荣江的《烛豆》更为细腻,关注内心的情感波动,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两首诗虽主题不同,但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情感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