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荷叶杯 其一 和顾夐》

时间: 2025-08-09 10:12:02

诗句

帘外碧桃零落。

索寞。

慵画远山眉。

摘花常是卜归期。

知么知。

知么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0:12:02

原文展示:

帘外碧桃零落。索寞。慵画远山眉。摘花常是卜归期。知么知。知么知。

白话文翻译:

帘外的碧桃花已经凋零,显得寂寞无比。我懒得去描绘远处的山眉。每当摘下花朵时,总是用来占卜归期。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桃:一种桃花,花色鲜艳,常用来象征美丽和青春。
  • 零落:掉落,凋谢。
  • 索寞:寂寞、孤独。
  • :懒惰、不愿意。
  • :占卜,预测未来。

典故解析:

  • 碧桃:在古代文学中,桃花常常与爱情、青春的逝去联系在一起。
  • 占卜:古人常通过摘花、抛掷等方式来占卜未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3-1986),字子健,号逢愚,近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他在诗歌创作上受到古典文学的深刻影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荷叶杯 其一》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荷叶杯 其一》是一首充满抒情意味的古诗,诗中通过描写凋零的碧桃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一句“帘外碧桃零落”,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脆弱,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接下来的“索寞”,将这种孤寂的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

“慵画远山眉”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懒散态度,似乎对眼前的美景也失去了绘制的热情,透出一种消极的情绪。紧接着的“摘花常是卜归期”,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通过摘花的动作表达对未来归期的期盼与不安,映射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的“知么知”,则是对对方的询问,似乎在等待回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交流的渴求。这种反复的呼唤,使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深化了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帘外碧桃零落:窗帘外的桃花已经凋零,暗示美好时光的逝去。
  2. 索寞:表达内心的孤独,强调失落感。
  3. 慵画远山眉:对生活的懒散态度,显示出对美景的无所谓。
  4. 摘花常是卜归期:摘花象征占卜,寄托对未来的期待。
  5. 知么知:反复的问句,展现渴望沟通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凋落的花比作人生的无常。
  • 拟人:通过“知么知”赋予花语以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孤独的感悟,表现了对未来与归期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桃:象征青春和美好,亦指逝去的时光。
  • 远山:代表理想与远方的追求。
  • :象征美好与短暂,寄托对未来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桃”象征什么? A. 美丽与青春
    B. 哀伤与孤独
    C. 归期与期待

  2. “慵画远山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积极向上
    B. 懒散无力
    C. 愤怒不满

  3. 诗中“知么知”意欲表达什么? A. 期待回应
    B. 诉说孤独
    C. 怀念往昔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顾随的《荷叶杯 其一》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失落,但顾随更侧重于孤独的反思,而李清照则更多体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感伤。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乌栖曲 二 乌栖曲 一 梅花落 长安道 洛阳道 二 洛阳道 一 关山月 二 别毛永嘉 玉台新咏序 关山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酢的词语有哪些 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黎赤 倚开头的成语 杯水粒粟 永无止境 文人墨士 改邪归正 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含经 肀字旁的字 包含积的词语有哪些 艮字旁的字 殭仆 隹字旁的字 焚书 巛字旁的字 狷介之士 须臾之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