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35
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度人行绝。
冰连溪谷麋鹿死,风劲野田桑柘折。
江淮卑湿殊北地,岁不苦寒常疫疠。
老农自言身七十,曾见此雪才三四。
新阳渐动爱日辉,微和习习东风吹。
一尺雪,几尺泥,泥深麦苗春始肥。
老农尔岂知帝力,听我歌此丰年诗。
在清流关前积了一尺厚的雪,飞鸟都无法飞过,人迹罕至。
冰冻使溪谷中的麋鹿都死去,狂风劲吹,连田野上的桑树和柘树都被折断。
江淮地区湿润,而北方却很少遭受这样严寒的天气,这一年并不算苦寒,疫情也时常肆虐。
老农自言已经七十岁了,过去三四次见过这样的雪。
新阳渐渐升起,温暖的阳光照耀,微风轻轻吹拂。
一尺雪,几尺泥,泥土深厚,麦苗在春天开始茁壮成长。
老农怎么会知道天帝的力量,听我吟唱这首丰年的诗。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以散文、诗词闻名于世,与苏轼、王安石并称为“宋代三大家”,其诗风清新自然、感情真挚。
《永阳大雪》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欧阳修的晚年。此时正值寒冬,反映了北方地区的严寒和农民对自然的感受,兼具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及对自然的深思。
《永阳大雪》是一首描绘冬季大雪景象的诗。诗中通过严冬的景象,揭示了自然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开头的“一尺雪”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和严酷,随之而来的“鸟飞不度人行绝”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孤寂的感觉。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江淮和北地的气候差异,隐含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
“老农自言身七十”则引入了农民的视角,表达了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无奈和脆弱。同时,诗中也透出一种乐观的态度,尽管天气严寒,但新阳渐动、春天即将来临,这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
最后两句“老农尔岂知帝力,听我歌此丰年诗”更是将诗的主题升华,强调了人们对自然的无知与敬畏,也传达了对丰收的期待。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冬雪的美丽与严酷,更展示了诗人对农田、对生命的深切关怀,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整首诗围绕冬季的严寒与即将到来的春天,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与对天命的无奈。这种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自然哲学。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清流关”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新阳渐动”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通过对比,能够看出两位诗人在自然描写中的不同侧重,李白更具个性化,而欧阳修则更具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