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2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29:24
凌晨更直九门开,驱马悠悠望禁街。霜后楼台明晓日,天寒烟雾著宫櫰。山林未去犹贪宠,樽酒何时共放怀。已觉萧条悲晚岁,更怜衰病怯清斋。
在清晨时分,守卫的官员已经打开了九门,我驱马缓缓向禁街望去。霜后的楼台在晓日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寒冷的天气中烟雾缭绕在宫殿的树木上。山林之地的奢宠未曾消去,我何时能与友人畅饮,放下心中的顾虑?我已感受到岁月的萧条与悲伤,更加怜惜自己因衰老和疾病而对清斋的恐惧。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文学上以散文和诗词闻名,尤其擅长古文和词作。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这首诗作于欧阳修晚年,时值政治动荡和个人身体衰弱之际。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日欢乐的怀念。
《内直晨出便赴奉慈斋宫》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清晨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感慨。开篇描绘了清晨的场景,透过“九门开”勾勒出一种庄重而又清新的氛围,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霜后楼台明晓日”展现了清晨的美丽,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感,令人心生向往。
而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山林奢宠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樽酒何时共放怀”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及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忆,展现了他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最终以“更怜衰病怯清斋”收尾,展现了对自己衰老和疾病的无奈与恐惧,情感的层层递进使整首诗情感丰富而深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樽酒”象征什么?
“更怜衰病怯清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