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0:0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0:02:24
浪拍龙门乱石滩,
满篷风雨听潺湲。
东迎麻口一村水,
西望泾阳数点山。
千古诗名留白下,
半生心事损朱颜。
短吟寄语岩栖士,
莫道功名只等閒。
波浪拍打着龙门的乱石滩,
风雨交加中,听着水流潺潺。
向东迎接的是麻口村的溪水,
向西远望是泾阳的几座小山。
千古流传的诗名留在这里,
而我半生的心事却使我容颜憔悴。
短短的吟唱寄托给隐居的士人,
不要以为功名只是随便的事。
李胜原,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社会环境。其作品多受儒家思想影响,关注人生、自然及社会现象,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此诗作于李胜原与元帅叔游览龙门滩时,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心境的抒发,反映了他在仕途与内心追求间的矛盾。
这首诗通过描绘龙门滩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开头两句,波涛拍击石滩的景象,生动地表现出风雨交加时的狂野与壮观,仿佛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接着,诗人转向对周围村庄与山峦的描写,构建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显示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深切反思个人的心事与功名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他用“千古诗名留白下”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自我价值的迷茫与无奈。最后一句劝诫隐士,不要将功名视为等闲之事,体现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揭示了诗人对于名利与内心追求之间的矛盾,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诗中“浪拍龙门乱石滩”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平静的湖面
B. 暴风雨中的波浪
C. 日出时的山景
D. 夜晚的星空
“千古诗名留白下”中“白”字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年纪
B. 诗歌的空白与遗憾
C. 自然的颜色
D. 名声的消逝
诗中提到的“岩栖士”指的是?
A. 在城市中生活的人
B. 隐居于山中的士人
C. 追求名利的人
D. 游历四方的旅者
与王维的《山居秋暘》相比,李胜原的诗更加强调内心的情感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清幽,二者在题材上虽相似,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