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8:30
江梅引
作者:黄燮清
帘钩风响玉珑玲。乱愁生。不堪听。
剩有梅花,疏影伴窗棂。
无语卸妆无语坐,太忪惺,灯昏也睡未曾。
檀奴归信欠分明。画楼深,霜气凝。
雁儿解事,定飞去代诉离情。
独自绣衾,寒拥度残更。
懊恼月斜钟易动,一声声,才成梦,又打醒。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寂寞的夜晚,帘钩在风中轻响,像玉玲珑般的清脆,但此时心中的愁苦无法忍受。窗外梅花的疏影映在窗棂上,伴随着无声的夜。此时,作者独自坐在灯下,卸妆后无语,只能在朦胧的灯光中沉沉入睡。心中对爱人的思念模糊不清,仿佛在深处的画楼里,霜气弥漫。飞雁懂得离别的苦,注定要飞去向远方诉说这份离情。我在孤独的床上,寒意袭人,辗转难眠,愁绪缠绵。月亮偏斜,钟声悠扬,一声声敲打着我的梦,仿佛又把我从梦中唤醒。
作者介绍:黄燮清(1746-1808),清代诗人,字梦得,号南溪,晚号西崖。他的诗词以清新婉约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可能写于黄燮清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离别情绪的深刻体验,处在一个社会变迁的时代中,个人情感愈显得珍贵而脆弱。
《江梅引》呈现了黄燮清对孤独和离愁的深刻体验。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出一种如水般的情感流动。词首通过“帘钩风响玉珑玲”的音响描写开启,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愁苦的氛围。随后,梅花的“疏影”映照出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孤独的对比。整首词在意象的营造上层层递进,逐渐将情感推向高峰,尤其是“雁儿解事,定飞去代诉离情”,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离别之痛。
词中多次出现的“无语”一词,体现了作者心中的无奈与沉默,正如月斜钟易动,时光流逝,愁思却难以散去。整首词不仅有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感叹,情感细腻而真挚,极具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梅花、雁、灯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离愁的深切体会,体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基调,反映了人内心深处的脆弱与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帘钩风响”象征着什么?
A. 外界的喧嚣
B. 内心的忧愁
C. 时间流逝
“雁儿解事”中,雁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友谊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由
诗中提到的“无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沉默
C. 愤怒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