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2:1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2:12:02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作者:李白
仙游渡颍水,
访隐同元君。
忽遗苍生望,
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
兴言且成文。
却顾北山断,
前瞻南岭分。
遥通汝海月,
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
而我钦清芬。
举迹倚松石,
谈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鸟,
拂衣栖江濆。
在仙游渡口渡过颍水,
去拜访隐者与元君。
忽然抛弃世俗的视野,
独自与崇高的崖壁为伴。
选择这地方最初留下的痕迹,
兴起言辞,写下诗文。
回头望去北山的断崖,
前瞻南岭的分界。
遥遥相通的海月,
不隔着嵩丘的云雾。
那人合乎逸趣,
而我敬仰他的清芬。
倚靠在松石之上,
谈笑间迷失在朝霞中。
更愿与青鸟亲近,
拂衣栖息于江边的水洼。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闻名于世。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白游历颍阳山时,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李白常常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表达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李白的这首《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隐士生活,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开篇的“仙游渡颍水”,立即引入了一个灵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游历的自由与洒脱。接着,“访隐同元君”则表明了他与隐者的亲近,表达了对高人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安排上极具层次感,作者通过描绘北山的断崖和南岭的分界,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在此背景下,诗人又以“遥通汝海月”将视野扩大,似乎在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几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表达了对清新自然的向往与对友人的钦佩。
李白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音乐性,采用了许多对仗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读来流畅自然,意境深远。通过这首诗,李白不仅描绘了山水之美,也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充分展现了其个性和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生活态度,并通过自然景观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河流是哪个?
“青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