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0:54
瑶花慢·朱钿宝玦
作者: 周密 〔宋代〕
后土之花,天下无二本。方其初开,帅臣以金瓶飞骑,进之天上,间亦分致贵邸。余客辇下,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八行。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韶华正好,应自喜初乱长安蜂蝶。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这朵后土之花,世上再无第二株。刚开始盛开时,统帅们用金瓶飞骑将其献给天上,偶尔也分送给贵族的宅邸。我在车辇下,看到有人捧着一枝花,已经失去了十八瓣。朱钿宝玦如同天上的飞琼,与人间的春天截然不同。江南和江北都未曾见过,不禁想象梨花云朵和梅花雪景。淮山的春天已经晚了,谁能识得这花的高洁芳心?经历几次花落花开,老去的豪杰们在玉关之地感叹!金壶剪送着琼枝,看着一骑红尘,香气弥漫在瑶阙之上。韶华正好,应当自喜于初乱的长安蜂蝶。杜甫已老,想起往昔的事,花儿还能诉说吗?记得年轻时,有一梦在扬州,二十四桥下明月如水。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德辉,号澹庵,宋代诗人、词人,精通音律,尤其擅长词作。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并融合了丰富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
《瑶花慢·朱钿宝玦》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感伤在此诗中得到充分体现。诗中涉及的花卉和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关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瑶花慢·朱钿宝玦》是一首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的词作。开篇以“后土之花”引入,暗示自然界中美好而珍稀的事物,随后描绘了统帅们对这朵花的珍视,表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朱钿宝玦的比喻则进一步抒发了对天上飞琼的向往,展现了人间与天上、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诗中涉及的江南江北,淮山春晚等意象,静静地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尤其是“老了玉关豪杰”的句子,更是传达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最后的“二十四桥明月”则是对青春的深情回望,展现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后土之花,天下无二本。
这句强调后土之花的独特性,象征着美好而珍贵的事物。
方其初开,帅臣以金瓶飞骑,进之天上,间亦分致贵邸。
描述花盛开时,统帅们用金瓶将其献上,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重视与珍惜。
余客辇下,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八行。
诗人看到有人捧着花,已经失去许多瓣,暗示珍贵事物的易逝。
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
用朱钿宝玦比喻花的珍贵,表现其与人间春天的不同。
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
象征着对美景的向往,表达对自然美的渴望。
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
反映出对花心高洁的追求与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传达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
描绘了花香弥漫的美好意境。
韶华正好,应自喜初乱长安蜂蝶。
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
提到杜甫,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
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以扬州的美景作为对青春的追忆。
本诗通过对后土之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的怀念,展现了人生中的无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瑶花慢·朱钿宝玦》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周密
C. 李白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后土之花”象征什么?
A. 人生的苦难
B. 珍贵和美好事物
C. 友情
D. 爱情
诗的最后提到的“二十四桥明月”代表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