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7:08
峡束高天迥,轻舟此溯洄。
碧环千树合,青划万山开。
篙影穿波曲,滩声得石哀。
蒲帆十八幅,几日到松台。
这首诗描绘了在峡谷中高耸的天空下,轻舟逆流而上行驶的情景。四周环绕着碧绿的树木,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船划过的地方山峦层叠。船桨的影子在波浪中曲折前行,水滩的声音仿佛在向岩石诉说着哀伤。船上有十八幅蒲帆,几天后就能到达松台。
作者介绍:董正扬,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创作于董正扬的游历过程中,表达了他对江河山水的赞美与敬畏,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船行江河的生活态度。
《百丈口放舟》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船交融的诗作,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与深刻思考。全诗通过轻舟逆流的画面,展现了峡谷的壮丽和水流的柔美,构成了动静结合的和谐景象。诗中“碧环千树合,青划万山开”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丰富多彩,青山绿水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
另外,诗中“滩声得石哀”则别出心裁,赋予了自然界以情感,仿佛水流的声音也传递着心灵的哀伤,形成了人与自然的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最后一句“几日到松台”,则给人一种期待与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出董正扬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讴歌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反映出诗人追求自由与探索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轻舟此溯洄”中的“溯洄”意思是:
A. 顺流而下
B. 逆流而上
C. 静止不动
D. 游荡不前
“滩声得石哀”中的“石”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岩石
D. 河流
本诗的主题是:
A. 爱情
B. 自然与人生
C. 战争
D. 乡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