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丘林梅月》

时间: 2025-07-30 12:18:50

诗句

林畔索寒梅,天边弄明月。

月映梅稍白,清味可谁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18:50

原文展示:

题丘林梅月
林畔索寒梅,
天边弄明月。
月映梅稍白,
清味可谁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寒冷的梅花和明亮的月光。梅花生长在林边,寒冷的气息中显得格外清冷;天空中的明月轻轻摇曳,映照在梅花上,使梅花的花瓣显得更加洁白。这样的美景,谁又能品味得了其中的清香呢?

注释:

  • 林畔:林边、树林的边缘。
  • :这里作“寻求”的意思,表示在林间寻找梅花。
  • 寒梅:指在寒冷季节盛开的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 :这里有“玩弄、摇曳”的意思,形容月亮在天空中的动态。
  • 月映梅稍白:月光照射在梅花上,使得梅花的颜色显得更加纯白。
  • 清味:指梅花的清香。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尤其是在严寒中依然盛开的梅花,更加突显出其不屈的精神。明月则是诗人常用的意象,代表着清澈、高远的情感和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登贤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文人雅士聚集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理想。王登贤的作品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重视意境的营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或许在林边赏梅时,感受到了梅花与明月的美丽景象,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内心的感悟。

诗歌鉴赏:

《题丘林梅月》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梅花与明月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开篇两句“林畔索寒梅,天边弄明月”,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中。梅花的清冷与月光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冬日梅花的欣赏之情。

接下来的“月映梅稍白”一句,运用月光的照射,渲染出梅花更加洁白的色彩。此时,月亮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成为了梅花的陪衬,增强了梅花的美感。最后一句“清味可谁啜”则引发了对美的思考,梅花的清香虽美,却又难以被人真正品味,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内涵,既有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林畔索寒梅:在林边寻找寒梅,这里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向往。
  2. 天边弄明月:天空中的明月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3. 月映梅稍白:月光照射使梅花显得更加洁白,象征着纯洁和高雅。
  4. 清味可谁啜:指梅花的清香难以被人真正体验,反映出对美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林畔”、“天边”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 “月映梅稍白”使用比喻手法,描绘出月光与梅花之间的关系。
  • 拟人: “弄明月”使月亮似乎具有人情味,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梅花与明月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梅: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明月:代表着清明、高远与理想。
  • 清味: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梅”指的是什么?

    • A. 冬天的梅花
    • B. 春天的花
    • C. 夏天的果实
  2. 诗中描绘的月亮有什么特点?

    • A. 明亮
    • B. 暗淡
    • C. 圆润
  3. “清味可谁啜”中“啜”的意思是?

    • A. 品尝
    • B. 忽略
    • C. 赞美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竹里馆》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利用明月的意象,表达思乡之情,情感更为直接和浓烈。
  • 王维《竹里馆》:通过竹子与月亮的结合,展现了更为宁静的自然意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梅花文化与象征意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游曲 其一 春游靖海寺 春游与谢都尉二首 其二 春游与谢都尉二首 其一 春游 春游 春游 春游曲 春游曲 行路难 其二十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凵字底的字 包含啖的词语有哪些 眉飞眼笑 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欺世盗名 如获至宝 匸字旁的字 儿女子 谵言 红情绿意 四季调 立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进谒 鸿篇巨着 見字旁的字 计功行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