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9:37
曲录阑干一径通。秋花垂锦石,态玲珑。夜分香气透帘栊。湘波展,人在木樨风。欹枕听凉蛩。半枝银烛影,暗消红。合欢幽梦已成空。无情月,还过小池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曲折的小径,通向栏杆旁。秋天的花儿在石头上垂落,显得格外美丽玲珑。夜深时,香气透过窗帘飘进来,湘江的波光荡漾,人在桂花的微风中。倚着枕头,听着凉爽的虫鸣。半支银烛的影子暗淡无光,红色的烛光消逝不见。合欢的幽梦已经变成空虚,无情的月光又照过了小池的东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史承豫,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作品多以抒情著称。他的诗歌通常包含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可能正处于一种孤寂的心境中。秋季常常给人带来思念与感伤,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小重山》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曲录阑干一径通”,通过小径引入,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似乎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秋夜。接着描绘秋花与石头的画面,展示了自然之美,花的“垂锦”与“态玲珑”更是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娇柔与细腻。
夜晚的“香气透帘栊”中,香气的生动描绘让人仿佛能嗅到桂花的芬芳,而“人在木樨风”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惬意的氛围,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如身临其境。然而,当诗人“欹枕听凉蛩”时,情感逐渐转向孤独与失落。虫鸣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暗示着内心的不安与寂寞。
诗的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合欢幽梦已成空”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奈,月光的冷清似乎在映衬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展现出诗人的敏感与细腻的心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过往美好的追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曲录阑干”中的“曲录”意指什么?
A. 直路
B. 曲折的小路
C. 水流
D. 山峰
诗中提到的“合欢”象征什么?
A. 亲情
B. 美好与团圆
C. 孤独
D. 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