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4:52
年来吓鼠得虚名,零落青衫误此生。
入世几能开口笑,辞家偏觉一身轻。
诗从奇险归平澹,人到穷愁见性情。
为报春华须爱惜,春残无复管弦声。
这些年来,我因小事而得了虚名,穿着青衫的我在此时却感到人生的失落。
在世俗中,几乎无法开口欢笑,离开家乡后,反而觉得身心轻松。
诗歌从奇险中回归到平淡宁静,人到了困境中才能真正显露性情。
为了报答春天的美好,必须好好珍惜,然而春天已经过去,再也没有音乐的声音。
刘溎年,清代诗人,善于用诗抒发情感,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内心的思考,风格沉稳而富有哲理。
此诗创作于诗人经历了一段人生的低谷时期,心中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促使他写下此诗。
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两句,诗人用“吓鼠得虚名”和“零落青衫”来描绘自己在名利场中的失落与无奈,表现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自己生活现状的反思。接下来的“入世几能开口笑”则传达了身处世俗的苦闷与沉重,仿佛在诉说着复杂的生活压力。离开家乡后,诗人感受到的“轻松”正是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转折出现在“诗从奇险归平澹”,这两句不仅是对诗歌创作过程的总结,也暗示着在经历了生活的波折后,真正的情感和性情会在逆境中显露出来。最后,诗人强调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春华须爱惜”是对春天美好的感慨,然而“春残无复管弦声”则将美好的时光与现实的无情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惋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在世俗名利面前的失落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强调了在困境中人性与真实情感的显露。
诗中“吓鼠”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快乐
B. 无奈
C. 自豪
D. 愤怒
“春残无复管弦声”中的“春残”主要强调了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对过去的怀念
C. 生活的乐趣消失
D. 自然的变化
诗中“辞家偏觉一身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什么感情?
A. 留恋
B. 失落
C. 解脱
D. 愤恨
答案:
可将刘溎年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在面对生活的困境和对春天美好的感慨上有相似之处,但刘溎年的作品更注重内心的反思,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