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末利菊》

时间: 2025-05-03 19:46:00

诗句

来从西域馨香异,翻作东篱品自新。

悟此肯为微利役,殷勤来赏属幽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6:00

原文展示:

来从西域馨香异,
翻作东篱品自新。
悟此肯为微利役,
殷勤来赏属幽人。

白话文翻译:

这朵花来自西域,散发着奇异的芳香,
如今在东篱下品尝,竟是全新的体验。
明白了这一点,愿意为微薄的利益工作,
恭敬地来赏赐给这位隐居的人。

注释:

  • 末利:指微薄的利益。
  • 馨香异:香气不同寻常。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通常指隐士所居之处。
  • 微利役:愿意为微薄利益而劳动。
  • 幽人:隐居的人,通常指淡泊明志的士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铸,宋代诗人,作品多以咏物自况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末利菊》创作于一个隐士与自然共处的环境中,诗人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利益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末利菊》在形式上采用了四句七言的结构,简洁明了,意象鲜明。全诗通过西域的菊花,表达了作者对新事物的欣喜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诗中,西域的菊花与东篱的结合,象征着新旧文化的交融与再生。作者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菊花的深情,突显了品味生活的乐趣。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微利役”表达出一种对物质利益的淡然态度,展现了隐士生活的高洁与清静。最后一句“殷勤来赏属幽人”,则是一种对隐居者的尊重与赞美,强调了内心的富足与外在的简朴。

整首诗在意境上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展现了作者对菊花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来从西域馨香异”:这句强调了菊花的独特来源和香气,引入了诗的核心意象。
  • “翻作东篱品自新”:展现了菊花在新环境下的转变,象征着文化的流动与变迁。
  • “悟此肯为微利役”: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领悟,愿意为微薄的利益而辛勤工作。
  • “殷勤来赏属幽人”:展现了对隐士的尊重,强调了内心的满足感。

修辞手法:

  • 对比:西域与东篱的对比,突显了菊花的独特与新颖。
  • 拟人:菊花被赋予了“馨香”的特性,令人感受到其生命力。
  • 象征: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与隐士的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物质利益的淡泊,体现了隐士的生活哲学,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宁静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域:象征着异域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代表着新奇与探索。
  • 东篱:象征着隐逸的生活环境,代表着宁静与内心的归属。
  • 微利:寓意着对物质的淡泊,反映出人生态度的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馨香异”主要指什么?
    A. 花的颜色
    B. 花的香气
    C. 花的形状
    答案:B

  2. “微利役”中“微利”指的是什么?
    A. 丰厚的利益
    B. 微薄的利益
    C. 没有利益
    答案:B

  3. 诗中的“幽人”指的是谁?
    A. 隐士
    B. 君王
    C. 商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现了隐士的生活哲学与自然的结合。
  • 李白的《月下独酌》:展示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史铸的《末利菊》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但史铸更关注于物质利益的态度,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隐士文化与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尹俊卿见访有诗次韵 次何子应登赋楼韵 次冯申之游灵泉韵 初到西湖 初到西湖 呈苏企道汉良吕默夫 呈陈崇青求娱亲堂三大字 呈陈崇青求娱亲堂三大字 呈陈崇青求娱亲堂三大字 长孺幼安作西湖之游不以告某与元受明日二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达权通变 墓邻 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连珠 匀速直线运动 寝食不安 靣字旁的字 采薪之患 包含扼的词语有哪些 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足之处 救苦弭灾 四字头的字 八字旁的字 将噬爪缩 九苞奴 貝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