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9:5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58:15
莫论枝上粟团黄,且喜篱边珍颗香。
若使唐家妃子见,料应误摘醉中尝。
不要提枝头上那些金黄的粟子,且高兴于篱边那珍贵的荔枝香果。
如果唐朝的妃子看到,想必会误以为是醉酒中摘来的美味。
“唐家妃子”可能指的是唐代的王皇贵妃,如王嫱等,借此来表现荔枝的珍贵和美味,暗示诗人在表达对荔枝的喜爱之情的同时,也在对比荔枝的珍贵与其他果实。
作者介绍:史铸,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际,荔枝作为南方盛产的水果,象征着丰收与美好,诗人通过描写荔枝来表达对生活的喜悦。
《荔枝菊》是史铸的一首清新自然的作品,整首诗意境优美,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诗的开头“莫论枝上粟团黄”,以直接的方式引入诗歌的主题,告诫人们不要被眼前的金黄粟子所吸引,而应该珍惜篱边的荔枝。这样的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荔枝的珍贵,也突显出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接下来的两句“且喜篱边珍颗香”,则是对荔枝的赞美,展现了其独特的香甜和美味。
最后一句“若使唐家妃子见,料应误摘醉中尝”则将诗歌推向高潮,想象如果唐朝的妃子见到如此美味的荔枝,定会误以为是在醉酒中所摘,表现出荔枝的诱惑与珍贵,甚至让人沉醉。诗人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令人在品味美好事物时更加沉醉。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荔枝的赞美展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生活中细腻的观察与感悟,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莫论”是什么意思?
A. 不要谈论
B. 不要看
C. 不要吃
D. 不要摘
诗人认为荔枝有什么特点?
A. 苦涩
B. 香甜
C. 干枯
D. 酸涩
“唐家妃子”象征着什么?
A. 平民
B. 美丽与珍贵
C. 农民
D. 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史铸的《荔枝菊》更偏向于对生活中小确幸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为豪放,表现出对山川壮丽的赞美。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