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牡丹菊》

时间: 2025-07-29 13:23:01

诗句

本是秋香九黄,假为国色百花王。

待残拟把酥煎啖,莫采芳英泛酒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23:01

原文展示:

牡丹菊
—— 史铸

本是秋香九黄,
假为国色百花王。
待残拟把酥煎啖,
莫采芳英泛酒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花卉的观察与感慨。牡丹本是秋天的香气与色彩,却假装成百花之王。等到花朵已近凋零,打算把它们煎成美味的食物,但劝你不要随意采摘花瓣,去用酒杯来泛饮。

注释:

  • 秋香九黄:指秋天的香气,"九黄"可能指的是丰收的季节,形容秋天的美好。
  • 国色百花王: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这里指的是牡丹的高贵与美丽。
  • 待残拟把酥煎啖:待到花朵凋零,打算将其煎成美食。
  • 莫采芳英泛酒觞:劝告他人不要随意采摘花瓣来配酒享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铸,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融入自然与个人情感,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天,正值花卉凋谢之际,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牡丹菊》是一首典雅的诗,展现了秋天独特的美感。诗中的牡丹象征着华贵与短暂,秋天的到来让一切变得沉静,正如诗句所描绘的那样,芳香与美丽的花朵即将凋谢。在对美的珍视中,诗人也隐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的最后两句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劝人们不应随意采摘,而是要用心去体会这种美。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本是秋香九黄:描绘秋天的气息与色彩,暗示自然的丰收。
  2. 假为国色百花王:提到牡丹的美丽,强调它的独特地位。
  3. 待残拟把酥煎啖: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带有一丝无奈。
  4. 莫采芳英泛酒觞:劝告他人珍惜美好,不要轻易享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牡丹比作“国色百花王”,强调其美丽。
  • 拟人:赋予花朵以情感,表现出对花朵的关心和珍惜。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悟。诗人通过对秋天的细腻观察,传达了对美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着富贵与美丽。
  • :常被视为高洁和坚韧的象征,寓意深远。
  • 酒觞:象征欢聚和享乐,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牡丹在诗中被称为哪个“王”?

    • A. 百花王
    • B. 秋香王
    • C. 国色王
  2. 在诗中,诗人对花的态度是?

    • A. 随意采摘
    • B. 珍惜与保护
    • C. 不屑一顾
  3.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赞美春天
    • B. 对生命的思考
    • C. 描绘冬天

答案:

  1. A. 百花王
  2. B. 珍惜与保护
  3. B. 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国事的忧虑。
  • 李白《月下独酌》:以酒会友,展现了对生命与孤独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后江行十绝 食枣有感二首 其一 祝英台近(登多景楼) 欧阳文忠 唐世有刺郡江表者时宰嘱以新淦出笔…… 病中散步六绝 陆文安书稿泛舟二帖赞 宿溪声阁望香炉峰偶成二律 孙莘老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别具只眼 葛缕 屮字旁的字 外号 粉骨糜躯 还本 包含勤的成语 面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暮开头的成语 包含忧的词语有哪些 摇溶 足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我负子戴 万无此理 人中狮子 铁狱铜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