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0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0:33
飞龙引二首·其二
作者: 李白 〔唐代〕
鼎湖流水清且闲,
轩辕去时有弓剑。
古人传道留其间,
后宫婵娟多花颜。
乘鸾飞烟亦不还,
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闻天语,
屯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
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后天而老凋三光,
下视瑶池见王母,
蛾眉萧飒如秋霜。
这首诗描绘了鼎湖的清流和悠闲,提到轩辕黄帝出征时的弓箭,古人留下的道理在这里传承。后宫中的美人如花般妩媚,乘着神鸟飞起却不再回来,骑龙攀登到天的关口。在天关之上,听到了天神的声音,云车载着仙女前行,经过紫皇,紫皇赐给了白兔的药方。之后的岁月中,三光(即日、月、星)逐渐凋零,向下俯视瑶池,见到了王母,发现她的眉如秋霜般萧瑟。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号称“诗仙”。李白的诗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飞龙引》是李白在盛唐时期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他对古代传说和神话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望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情怀。
这首诗充满了神秘的色彩,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将古代神话与个人情感结合在一起。诗的开头描绘了鼎湖的流水,清澈而悠闲,象征着一种宁静的生活理想。接着引入轩辕黄帝的形象,暗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传承的智慧。古人的道理在此流传,意味着诗人在对历史的敬仰与思索。
后宫的美人如花般绚丽,却因乘鸾飞起而不复归来,展现了李白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无奈。骑龙攀天则象征着追求更高境界的勇气,表现出李白不甘平庸、渴望飞跃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闻天语”以及“载玉女”,表现了对神秘力量的向往,最终到达紫皇,象征着追求永恒与超脱。而“王母”与“蛾眉”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因一切都会随着时间而消逝。
整首诗运用神话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美的追求,反映出李白壮阔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使人不禁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历史的敬仰、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自由、超脱的追求,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豪放与浪漫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鼎湖流水”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清澈与悠闲
B. 浪漫与激情
C. 历史与传承
“乘鸾飞烟”中的“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神兽
C. 一种花
诗中提到的“紫皇”象征什么?
A. 人间的美好
B. 神秘的力量
C. 历史的积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