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35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作者:李白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其从兄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人生的感慨。开头提到年轻时无知,交的朋友都是英雄豪杰;为了报国而不愿接受秦国的赏赐,也不愿在晋国谋功。身处刀剑之中,经历了杀戮的世俗生活,面对朝廷的义气,赢得了世人的称赞。小节的事情不足以提及,退隐田园,回归乡村生活,却发现没有产业,生活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转眼间,身上的乌裘破了,原本的财富化为泡影。即使弹剑激昂地出门,面对的却是悲伤的困境。我的兄弟志向高远,许下的诺言被世人所知,因此我想以简短的话语来表达情义。如果棣华的花朵无法相接,那我宁愿与秋草同生。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尤其是古体诗。李白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才横溢,个性洒脱,常以酒交友,作品中多体现出豪放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白与其从兄皓之间的交流,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李白通过对家庭、事业和人生理想的反思,传达了对英雄气概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李白的个人经历与情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部分以“结发未识事”引入,展示了年轻时的无知与天真,接着通过与豪杰的交往,暗示了他追求英雄理想的决心。然而,在“不受赏”的背景下,他选择了忠诚而不求功名的道路,表现出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李白身陷红尘之中,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始终坚持高尚的理想,令人钦佩。他对“小节”的淡然,以及对隐居田园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揭示了对于世俗功名的厌倦。最后几句表达了即使面对一切的失落与困境,他依然愿意与兄弟分享情感,体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李白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兄弟情义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兄弟情谊的表达,体现了李白对理想、人生、兄弟情感的深思熟虑,传达出一种对英雄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结发未识事”,指的是:
A. 年轻时无知
B. 结婚后才懂事
C. 交朋友
D. 读书
李白在诗中对“黄金”的看法是:
A. 认为黄金重要
B. 认为黄金无用
C. 认为黄金是财富的象征
D. 认为黄金能带来快乐
诗中提到的“吾兄青云士”,指的是:
A. 志向高远的兄弟
B. 一位名士
C. 诗人的朋友
D. 田园中的农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