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3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37:31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在清脆的七弦琴上,静静聆听松林间的寒风。虽然我自己喜爱这古老的旋律,但如今的人们却多不再弹奏。
此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古调”可以理解为古代乐曲,古琴自古以来在文人中有着重要地位,常用以表达情感与志向。
刘长卿(709-780年),唐代诗人,字景文,号孟阳,籍贯为今河南省。刘长卿以其清雅的诗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弹琴》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古琴的描写,表达对古典文化的珍视和对现代人不再欣赏古调的惋惜,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及文化的传承。
《弹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古文化的珍视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反思。诗的开头“泠泠七弦上”直接引入了弹琴的场景,清脆的琴声与松风的寒意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似乎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更是点明了诗的主旨,诗人自述对古调的喜爱,但又感慨现代人对古乐的不屑与冷漠。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文化传承的困境,也流露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古琴的优雅与现代人的疏离。诗人通过古琴这一象征,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现代人的失望,深刻反映了人们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与遗忘。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现代社会冷漠态度的批判,流露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忧虑与思考。
诗中“泠泠”形容的是哪种声音? A. 嘹亮 B. 清脆 C. 沉闷
诗人对“古调”的态度是? A. 不屑一顾 B. 自爱 C. 忘却
诗中提到的“今人”指的是什么? A. 古代人 B. 现代人 C. 外国人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两首诗都涉及对自然的描写,但《弹琴》更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而《鸟鸣涧》则更多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