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弹琴》

时间: 2025-04-23 17:37:31

诗句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37:31

原文展示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白话文翻译

在清脆的七弦琴上,静静聆听松林间的寒风。虽然我自己喜爱这古老的旋律,但如今的人们却多不再弹奏。

注释

  • 泠泠:形容琴声清脆悦耳。
  • 七弦:指古琴,古琴一般有七根弦。
  • 静听:静心听取。
  • 松风寒:松树间吹来的寒风,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古调:古老的旋律或曲调。
  • 今人:现代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古调”可以理解为古代乐曲,古琴自古以来在文人中有着重要地位,常用以表达情感与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709-780年),唐代诗人,字景文,号孟阳,籍贯为今河南省。刘长卿以其清雅的诗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弹琴》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古琴的描写,表达对古典文化的珍视和对现代人不再欣赏古调的惋惜,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及文化的传承。

诗歌鉴赏

《弹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古文化的珍视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反思。诗的开头“泠泠七弦上”直接引入了弹琴的场景,清脆的琴声与松风的寒意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似乎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更是点明了诗的主旨,诗人自述对古调的喜爱,但又感慨现代人对古乐的不屑与冷漠。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文化传承的困境,也流露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古琴的优雅与现代人的疏离。诗人通过古琴这一象征,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现代人的失望,深刻反映了人们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与遗忘。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泠泠七弦上:描绘弹琴的静谧场景,音乐清脆悦耳。
  2. 静听松风寒:强调诗人专注于琴声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3. 古调虽自爱:表达诗人对古老音乐的热爱与珍视。
  4. 今人多不弹:反映现代人对传统音乐的冷漠和忽视。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琴声与松风结合,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古调与琴声联系,象征传统文化的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现代社会冷漠态度的批判,流露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忧虑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七弦:象征着传统音乐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 松风:代表自然的清新与高雅,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古调:象征传统的美好与人文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泠泠”形容的是哪种声音? A. 嘹亮 B. 清脆 C. 沉闷

  2. 诗人对“古调”的态度是? A. 不屑一顾 B. 自爱 C. 忘却

  3. 诗中提到的“今人”指的是什么? A. 古代人 B. 现代人 C. 外国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两首诗都涉及对自然的描写,但《弹琴》更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而《鸟鸣涧》则更多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古琴艺术概论》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十三 卜算子 西江月 传言玉女 五月四日孙佥判四昆仲携具稽古堂观竞渡有作 西江月·送我匆匆行色 浣溪沙 其三 西江月 其十三 赋紫笑花 西江月 其八 席间次潘文叔韵 西江月 其二 鹏飞集作 鹧鸪天 其二 丁卯岁寿内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槐耳 堆金迭玉 肝木 邑字旁的字 包含途的成语 赤须子 遗稚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积恶余殃 鼓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处堂燕鹊 狗走狐淫 毁于一旦 癶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异处 绳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