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友人之京》

时间: 2025-05-19 03:23:57

诗句

君登青云去,予望青山归。

云山从此别,泪湿薜萝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3:23:57

原文展示

送友人之京
君登青云去,予望青山归。
云山从此别,泪湿薜萝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朋友即将离去的惆怅之情。你要登上青云而去,我则望着青山回归。云和山从此就要分别,泪水浸湿了我的薜萝衣裳。

注释

字词注释:

  1. :你,指的是朋友。
  2. 青云:比喻高远的理想或前途,也可以理解为离去的方向。
  3. :我,诗人自称。
  4. :远望,思念。
  5. 云山:云和山,象征离别的景象。
  6. 薜萝衣:薜萝是一种植物,诗人用它形容自己的衣服,意在表达情感的沉重。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青云”常用来比喻高升的前程,表达对朋友前往大展宏图的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孟浩然与友人分别之际,反映了他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唐代社会经济繁荣,士人往往因仕途而奔波,离别成为常态。

诗歌鉴赏

《送友人之京》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朋友离别时的感伤。诗中“君登青云去”一句,用“青云”象征朋友的前途,既体现出对朋友的美好祝福,又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予望青山归”,则是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仿佛一切都要回到从前,而现实却是无可奈何的别离。

最后两句“云山从此别,泪湿薜萝衣”,情感愈发浓烈。这里的“云山”不仅指离别的自然景象,更暗示了两人关系的疏远。诗人因离别而泪水湿透衣裳,既表现了对友人不舍的情感,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而言,诗歌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孟浩然细腻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登青云去:朋友即将远行,诗人用“青云”比喻朋友的前程,意味着高升与理想。
  2. 予望青山归:诗人自己则在远望青山,暗示他对故土的思恋和对未来的迷惘。
  3. 云山从此别:云和山从此要分别,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伤感。
  4. 泪湿薜萝衣:泪水湿透了衣裳,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悲伤,情感愈加真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云和青山作为离别和情感的象征。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显示了唐诗的典雅风格。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离别的感伤更加深刻。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抒发了浓厚的离愁别恨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理想与前程,代表着美好的祝福。
  • 青山:象征故乡与归属,传达对故土的思恋。
  • 云山: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意离别的伤感。
  • 泪湿薜萝衣:表达内心的悲伤与无奈,体现情感的真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君登青云去”中的“青云”象征什么? A. 朋友的高升前程
    B. 诗人的故乡
    C. 未来的迷茫

  2. 诗人因何湿泪? A. 朋友的离去
    B. 自然景象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谊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感慨
    C.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赠友人》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涉及到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但《登鹳雀楼》更强调壮丽的景色和豪情,而《送友人之京》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深邃,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唐代诗人传》
  3. 《诗词鉴赏与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和李都官郎中经宫人斜 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 台中遇直,晨览萧侍御壁画山水 永宁小园即事 早春对雨 郡中即事三首(一作《寄裴校书》) 郡中即事三首 看花 泛舟入后溪(后一首一作于鹄诗) 游西山兰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铜仙 列宁主义 木字旁的字 洛阳市 包含梭的成语 不惭屋漏 全城 王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狗行狼心 日字旁的字 妙契 人面桃花 飞字旁的字 终日而思 目断飞鸿 无字旁的字 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