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9:5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9:50:46
登望楚山最高顶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楚山最高顶的景色。诗人通过壮丽的山水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襄阳和会稽的美丽在山水中显得尤为突出,然而最高处的楚山却是他从未攀登过的地方。石壁似乎是被削成的,周围的众山在它面前显得矮小。晴朗的天气里,诗人尝试攀登,目光所及无边无际。云梦的景色在掌心显得渺小,武陵的花朵则让人感到迷醉。最后,诗人在夜色中骑马归来,看到月光映照在深溪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登望楚山最高顶》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山水诗,通过生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直接引入诗人所见的美丽景色,襄阳与会稽的结合,映衬出楚山的壮丽与高耸。接着“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诗人自谦未曾攀登最高峰,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渴望。
作者通过“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生动地描绘了楚山的巍峨,显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美感。接下来的“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表达了诗人攀登的期待与向往,眼前的景象让人无尽遐思。云梦和武陵的提及,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二者皆为美丽的自然景观,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迷恋与陶醉。
最后两句“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通过清幽的夜景结束全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氛围,使整个作品在美景与情感的交织中达到高潮。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也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思考。通过对楚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诗人的情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思想境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襄阳”是哪个现代城市的古称?
A. 湖北襄阳市
B. 浙江绍兴
C. 湖南岳阳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中“攀跻”的意思是什么?
A. 下降
B. 攀登
C. 观察
“萝月映深溪”中的“萝月”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荷花
C. 垂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