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5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58:08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在夏日的傍晚,山的光影忽然向西落去,池塘的月亮逐渐从东边升起。我散开头发,享受着晚上的凉风,打开窗户,慵懒地躺在宽敞的屋内。荷花的清风送来阵阵香气,竹林中的露水滴落发出清脆的声音。我想拿起琴来弹奏,却恨没有人能懂得欣赏我的曲子。感受到这一切,我对故人深深怀念,夜里辗转反侧,思念之情愈加浓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对音乐的渴望与孤独。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清风,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素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孟浩然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夏日的南亭,表达了诗人在闲适的环境中,因思念故人而感到的孤独与惆怅。此时正值唐代,诗人们受到儒家文化影响,重视友情和人际关系,诗中对知音的渴望正是这一文化背景的反映。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一首表现孤独与怀念的诗。诗人在夏日的南亭中,享受着凉爽的晚风,眼前的山水景色都在慢慢变化,然而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开窗卧于亭中,诗人感受着自然的美好,然而内心却因缺乏知音而感到孤独。这种矛盾的情感通过对景的描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诗中“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展现了夏日的宁静与美好,荷花的香气与竹子的露水声相互交织,营造了一个清新宜人的氛围。然而,诗人内心的孤寂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知音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这种对友情的追求与对孤独的感叹,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考的深度,展现了孟浩然作为一位抒情诗人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孤独感,反映了对知音的渴望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光忽西落”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夕阳西下
b) 日出东升
c) 无云晴空
诗人想要弹琴的原因是什么?
a) 想要表演
b) 渴望知音赏识
c) 寻求安慰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