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7:2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29:14
神功不测兮运阴阳,
包藏万宇兮孕八荒。
天符既出兮帝业昌,
愿临明祀兮降祯祥。
神奇的力量不可测量,阴阳的运动由此而生,
包罗万象的宇宙孕育着无边的天地。
天意已经显现,帝业因此而昌盛,
愿能光临明亮的祭祀,降下吉祥的兆头。
“天符”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常常用来指代上天的旨意或征兆,许多古代帝王都重视天意,以此作为治理国家的依据。“阴阳”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概念,强调二元对立统一的关系,常用于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
作者介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生于624年,卒于705年。她在位期间主张开明政治,提倡科举制,重视人才选拔。她的诗歌多表现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对上天的崇敬。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武则天统治时期,正值她执政的鼎盛时期。她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上天的敬畏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稳定、国家富强的景象。
《唐大飨拜洛乐章。致和》是武则天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她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国家政务的关心。诗中以“神功”开篇,直接引入了自然和宇宙的力量,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包藏万宇”和“孕八荒”,表达了对自然界无穷力量的敬畏与感慨,这种表现手法不仅展现了诗歌的气势,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中“天符既出兮帝业昌”一句,强调了天意与人事的关系,显示出武则天希望通过自己的统治来实现国家的繁荣。最后以“愿临明祀兮降祯祥”结束,表现出对祭祀活动的重视,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整体来看,诗歌不仅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更体现了武则天作为一位女性统治者的自信与雄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了对上天的敬畏、对国家繁荣的期盼和对祭祀活动的重视,展现了武则天作为统治者的政治理想和文化情怀。
诗词测试:
《唐大飨拜洛乐章。致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武则天
D) 王维
“天符既出兮帝业昌”中的“天符”指的是什么?
A) 天上的星星
B) 上天的旨意
C) 大自然的力量
D) 祭祀的物品
诗中的“阴阳”概念来源于哪个文化?
A) 佛教
B) 道教
C) 儒教
D) 兵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