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0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07:43
枫林翠壁楚江边,踯躅千层不忍看。
开卷例知归路近,剑南樵叟为施丹。
在楚江边的枫树林中,翠绿的山壁映衬着,层层叠叠的踯躅花让人不忍直视。翻开书卷,便知道回家的路近了,而剑南的樵夫正在为我送上丹霞。
《踯躅》这首诗写于一个秋天的午后,画面描绘得非常细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枫林的翠绿和踯躅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人生的悲欢离合。踯躅花的层层叠叠,似乎在象征着人生的种种烦恼与困扰,让人不忍直视。接下来的“开卷例知归路近”,展现出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在景与情之间游走,表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通过意象的交织,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苏轼的《踯躅》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描绘,但苏轼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洒脱。两者在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