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瞿唐峡》

时间: 2025-04-28 05:15:28

诗句

曾闻滟澦屹瞿唐,雪浪摧山势独当。

我至韶融方二月,水平石出映斜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15:28

原文展示:

曾闻滟澦屹瞿唐,
雪浪摧山势独当。
我至韶融方二月,
水平石出映斜阳。

白话文翻译:

我曾听说滟澦江水在瞿唐的壮丽景观,
如雪的波浪摧毁了山势的雄伟。我到达韶州时正值二月,
水面如镜的石头映照着斜阳。

注释:

  • 滟澦:滟澦指的是滟滟波光、波光粼粼的样子,形容水面明亮的状态。
  • :高耸、矗立的意思。
  • 瞿唐:瞿唐峡,位于今中国湖南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雪浪:形容水波激荡的样子,如雪一般洁白。
  • :击打、破坏。
  • 韶融:韶州,今韶关市,融指的是二月的时节,正值春意融融。
  • 水平石:指水面上凸显出来的石头。
  • 斜阳:指落日时分的阳光。

典故解析:

《瞿唐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感叹。在历史上,瞿唐峡以其奇特的地形和雄伟的自然风光著称,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诗中提到的“雪浪”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传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瞿唐峡》创作于阳枋游览瞿唐峡的过程中,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

诗歌鉴赏:

《瞿唐峡》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滟澦江水及瞿唐峡壮丽风光的赞美。诗的开头“曾闻滟澦屹瞿唐”,引出了作者对美景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期待与憧憬。接下来的“雪浪摧山势独当”,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水波的壮观场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种雄伟的自然场景中。最后两句“我至韶融方二月,水平石出映斜阳”,则将时间与空间结合,描绘了在春日的午后,阳光映照下的山水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和谐统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闻滟澦屹瞿唐:诗人以“曾闻”引入,表明对美景的向往与期待。滟澦的美丽与瞿唐峡的高耸形成鲜明对比,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 雪浪摧山势独当:此句生动描绘了水波如雪般的壮观,暗示着自然的力量。山势被水波摧毁,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 我至韶融方二月:诗人将自己的旅行时光与自然景色结合,通过时间的设定,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水平石出映斜阳:描绘水面如镜的石头在斜阳下的倒影,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谧与美丽,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波比作雪,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雪浪、斜阳等意象,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表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理想。

意象分析:

  • 滟澦:象征着流动与变化,暗示着生命的活力。
  • 雪浪:象征着纯洁与力量,表达自然的美丽与威严。
  • 斜阳:象征着温暖与宁静,传达一种柔和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雪浪摧山势”意指什么? A. 水波的力量
    B. 风的力量
    C. 山的力量

  2. 诗人提到的“韶融”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3. 诗中“水平石出映斜阳”描绘的场景是什么? A. 夜景
    B. 早晨
    C. 傍晚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同样描写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宁静的山居生活,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体现了类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诗选》
  • 《山水诗的艺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丹岩 坟院新篁 和黄山秋吟 其三 再遇雪 墓松既夷所余无几方植松秧自赋 巨室遗牡丹有作 为徐进士天隐赋辟谷和吟 挽都务弟 再和易后韵为前韵六首 其三 赓沈赞府题二陆草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丶字旁的字 挟天子以征四方 寸地 质非文是 大字旁的字 籍略 多许少与 盘湢 目不忍视 牙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埋缊 口字旁的字 五味杂陈 舞弊营私 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