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湖上被水有感二首》

时间: 2025-04-26 21:25:27

诗句

天公亦儿剧,日纵骄龙嬉。

弄翻鬣上瓢,一壑共渺迷。

交交蛙出灶,洋洋榻浮龟。

居者既忧垫,行者复蹈危。

覆舟谁氏妇,灭顶谁人儿。

一戏遂如许,高高那得知。

龙骄未易制,天剧不可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5:27

原文展示

湖上被水有感二首
作者: 黎廷瑞 〔宋代〕

天公亦儿剧,日纵骄龙嬉。
弄翻鬣上瓢,一壑共渺迷。
交交蛙出灶,洋洋榻浮龟。
居者既忧垫,行者复蹈危。
覆舟谁氏妇,灭顶谁人儿。
一戏遂如许,高高那得知。
龙骄未易制,天剧不可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剧烈变化,天气异常,阳光强烈,仿佛龙在嬉戏。水流翻腾,连同周围的景物都变得模糊不清。青蛙从灶台旁跳出,龟在浮动的木榻上悠闲地漂浮。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感到无比忧虑,而路过的人们则面临着危险。翻船的,可能是某家的妻子;溺水的,或许是某个孩子。一场戏耍竟然导致如此后果,谁能知道呢?龙的狂妄难以驯服,天的剧烈变化又无法抗拒。


注释

  • 天公: 天神,常用来指代自然力量。
  • 骄龙: 指阳光的强烈,形容太阳像龙一样骄傲。
  • 弄翻鬣上瓢: 指水波翻滚,使得水面模糊。
  • 交交蛙出灶: 蛙声此起彼伏,似乎从灶台边跳出。
  • 洋洋: 形容水面平静而广阔。
  • 居者: 居住在此地的人。
  • 行者: 过路的人。
  • 覆舟: 指翻船,象征着意外的危险。
  • 灭顶: 指水淹没至头顶,形容极大的危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廷瑞,宋代诗人,生平不详,注重自然描写,擅长用生动的意象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下,表现出诗人对天气变化和自然力量的深刻感受,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的剧烈与人类的渺小。诗的开头,作者以“天公亦儿剧,日纵骄龙嬉”引入,展现了自然的变幻莫测,仿佛在说,天公也在玩耍,太阳如同骄傲的龙一般,让人感受到夏日的炎热与无情。接着,诗人在水波翻滚中描绘了周围的景象,令人感到迷茫与不安。尤其是“居者既忧垫,行者复蹈危”,体现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与焦虑,暗示着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脆弱。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覆舟谁氏妇,灭顶谁人儿”的提问,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翻船的悲剧可能会降临在任何人身上,生活的无常让人感到惶恐。在“高高那得知”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力量的描绘,传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展现出一种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公亦儿剧: 天气变得异常激烈。
  2. 日纵骄龙嬉: 太阳的光线强烈且热烈。
  3. 弄翻鬣上瓢: 水面波动,景物模糊不清。
  4. 一壑共渺迷: 整个山谷都被迷雾笼罩。
  5. 交交蛙出灶: 青蛙在灶台旁跳跃,声声此起彼伏。
  6. 洋洋榻浮龟: 龟在浮动的木榻上漂浮。
  7. 居者既忧垫: 住在此地的人们感到忧虑。
  8. 行者复蹈危: 经过此地的人们面临危险。
  9. 覆舟谁氏妇: 翻船的,可能是某家的妻子。
  10. 灭顶谁人儿: 溺水的,或许是某个孩子。
  11. 一戏遂如许: 一场戏耍竟然导致如此后果。
  12. 高高那得知: 谁能知道这样的结果呢?
  13. 龙骄未易制: 龙的骄傲难以驯服。
  14. 天剧不可为: 天的剧烈变化无法抗拒。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太阳比作“骄龙”。
  • 拟人: 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如“天公亦儿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力量对人类的影响,表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和无奈,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天公: 自然力量的象征。
  2. 骄龙: 强烈的阳光,象征着酷暑。
  3. : 自然的力量,代表着变化与危险。
  4. : 生命的象征,体现了生机。
  5. : 象征着悠闲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公亦儿剧”中的“天公”指的是?

    • A. 大地
    • B. 天气
    • C. 天神
    • D. 自然力量
  2. “覆舟谁氏妇”意指翻船的是什么身份的人?

    • A. 渔夫
    • B. 妻子
    • C. 孩子
    • D. 过路人
  3.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对生活的歌颂
    • B. 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 D. 对爱情的抒发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黎廷瑞与杜甫的诗歌在自然描写上都有独特之处,但黎诗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恐惧与敬畏,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及人文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精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乐丈先生南郭新居 次韵代答刘文潜司业 虞美人 梅雨五绝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其六 阴寒终日兀坐 古风二首上汤丞相 峡石铺 神弦 初入峡山效孟东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扫地以尽 轮子 喜眉笑脸 疑三惑四 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开智 四字头的字 疋字旁的字 荒速 火开头的成语 高字旁的字 触动 喟然长叹 爻字旁的字 青萍 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虚度光阴 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