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4:14
紫骝踏花云满足,南陌东阡日驰逐。
不如幽谷黄衣郎,好音绵蛮出深木。
邻家女儿愁别离,杨花却傍珠帘飞。
楼前关山人未归,奈何奈何啼黄鹂。
紫色的骏马踏着花朵在云间飞奔,南边的小路和东边的田埂上,阳光下的日子如同驰骋的马车。
不如那幽静的山谷里,穿着黄衣的青年,动听的音乐从深林中传出。
邻家女孩因离别而愁苦,杨花随着风在珠帘旁飞舞。
楼前的关山,心上人还未归来,黄鹂在啼叫,令人感叹不已。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绘制的意象与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有着密切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思考。黄鹂的啼鸣则常常被用来表达思乡或离愁的情感。
杨维桢(1296-1370),字用之,号梦溪,元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事的思考交织的时期。诗中蕴含了对青春、离别及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情感状态。
《听莺曲》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思索。首联“紫骝踏花云满足,南陌东阡日驰逐”通过马的奔跑,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幽谷黄衣郎,好音绵蛮出深木”则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清幽的境界,音乐的悠扬与自然的和谐相得益彰,显得格外动人。接下来的两联转向离别与思念,邻家女孩的愁苦和黄鹂的啼鸣相互呼应,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归期的渴望。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工整,内容上则通过生动的意象传递出深厚的情感,使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情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的眷恋、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变幻的生活中对美好与和谐的追求。
诗中“紫骝踏花”描绘的是哪种意象?
“邻家女儿愁别离”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奈何奈何”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通过多角度的分析与解读,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听莺曲》这首诗的丰富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