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1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10:26
地行仙子羊权家,曾降山中萼绿华。
三十六桥明月夜,姑苏城内有琼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地行仙子羊权的家,在山中曾经降临,那里盛开着绿萼花。在明月夜晚,三十六座桥上,姑苏城内绽放着琼花,显得格外迷人。
杨维桢,元代著名的诗人,字子华,号牧之,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尤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通过“地行仙子羊权家”引出一个神秘的空间,诗人似乎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自然与人文的窗口。接下来的“曾降山中萼绿华”则把目光转向了自然,生动地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明月夜”在中国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思乡与离愁,而“三十六桥”则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故事,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意象。最后一句“姑苏城内有琼花”,不仅是对美丽景色的描述,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热爱,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哲思,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热爱。
"地行仙子"指的是哪个角色?
A. 人类
B. 仙人
C. 动物
诗中提到的“三十六桥”代表什么?
A. 桥梁的数量
B. 地名
C. 风景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历史的追寻
可与唐代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同样通过自然景观抒发情感,但其风格更为沉静,意境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