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5:37
自题铁笛道人像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道人炼铁如炼雪,
丹铁火花飞列缺。
神焦鬼烂愁镆铘,
精魂夜语吴钩血。
居然跃冶作龙吟,
三尺笛成如竹截。
道人天声閟天窍,
娲皇上天补天裂。
淮南张涯人中杰,
爱画道人吹怒铁。
道人与笛同死生,
直上方壶观日月。
这位道人炼铁的技艺如同炼雪般纯净,火花飞溅如星星般闪烁。炼铁时的苦恼与焦虑让他如同神明与鬼怪般忧愁,夜晚的精魂与他所用的吴钩刀交相辉映。竟然能在冶炼中发出如龙吟般的声音,三尺长的笛子像竹子一般清脆。道人用天籁之音封住天窍,仿佛是娲皇上天补天裂的传说。淮南的张涯在众人中才华横溢,热爱描绘这位吹奏怒铁的道人。道人与笛子同生共死,直上方壶去观望日月的变化。
杨维桢(1296-1370年),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作多反映道教思想,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他的作品语言清新,风格独特,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道教文化复兴之际。诗中的“铁笛道人”不仅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更象征了追求炼丹与精神升华的道教精神。
《自题铁笛道人像》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性的诗作,展现了道教炼丹者的神秘形象和内心的修炼过程。诗中通过对“道人”的描绘,体现了炼铁与炼丹之间的相似性,表达了一种对艺术与生命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以“炼铁如炼雪”引入,既展示了道人高超的技艺,也暗示了炼铁过程中的艰辛与纯净。接着,诗人通过“神焦鬼烂”展现了炼铁过程中的心理挣扎,这种情感的张力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后半部分,诗人将音声与道教文化结合,展现了人在自然和宇宙中的位置,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极富哲学意味,反映了道教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元代诗歌中的一颗明珠。
整首诗表达了道教文化中的炼丹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对道人形象的描绘,诗人反映了对艺术、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道人炼铁如炼雪”所表达的意思是?
A. 炼铁的过程艰难
B. 炼铁的技艺高超
C. 炼铁的火花四溅
D. 炼铁的时间长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吴钩”是一种____。
判断题:诗中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题铁笛道人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