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5:07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作者: 刘过 〔宋代〕
已辨行都欲去船,个中因得少留连。
长安在望空悲日,刺史谁知别有天。
鼓吹后车喧水际,旌旗前骑簇花边。
书生不愿县金印,只觅扬州骑鹤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即将离开的时刻,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已经分辨出要离开的方向,但因某种原因难以割舍,心中暗自留恋。长安在眼前,却感到无比悲伤,刺史(地方官)又怎会明白我心中另有一番天地?鼓声和乐器声在水边嘈杂,旌旗和骑士在花边聚集。书生不愿意追求县里的金印,只想寻找扬州的骑鹤钱(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过,字梦得,号雪庵,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时局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面临离别之际,可能是在即将离开平江时写下的,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诗人在即将离开平江的时刻流露出对故土的依依不舍。在开头两句中,诗人以“已辨行都欲去船”引入,表现出他已经做好离开的准备,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感到难以抉择。接着,诗人提到“长安在望”,长安作为古代的文化和政治中心,象征着繁华与荣耀,但此时的它却成为了他内心悲伤的源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刺史谁知别有天”一句,表达了地方官员的无知与世俗权力的局限,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到无奈。同时,后半部分的描写更加生动,鼓声和旌旗的喧嚣映衬出外界的繁华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并不愿意追求世俗的金印,而是渴望追寻理想中的生活,这种对理想的执着贯穿了整首诗。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及对世俗权力的不屑。
诗中“长安在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悲伤
C. 无奈
诗人对“县金印”的态度是?
A. 渴望
B. 不屑
C. 无所谓
“骑鹤钱”象征着什么?
A. 权力
B. 理想生活
C. 财富
答案:1-B,2-B,3-B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过的诗更关注个人内心的挣扎与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情与对人生的畅快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对比,但都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