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危府教》

时间: 2025-05-22 16:31:40

诗句

行脚诸方履历深,似禅和子寄丛从。

试拈朝报一转语,以道观之无损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6:31:40

原文展示

诗名:和危府教
作者:刘过 〔宋代〕

行脚诸方履历深,
似禅和子寄丛从。
试拈朝报一转语,
以道观之无损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各地行走,经历了许多,像是禅宗的和子那样隐居在丛林之中。试着从早晨的报纸中提取一句话,以道理来观察,这样做并不会损害内心的宁静。

注释

  • 行脚:指行走、游历的意思。
  • 诸方:各个地方。
  • 履历:经历、经历过的事情。
  • 似禅和子:指禅宗的高僧,和子是禅宗的称谓,代表着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
  • 寄丛从:隐居于丛林之中。
  • 试拈:尝试提取。
  • 朝报:早上的报纸。
  • 转语:转达的话语。
  • 道观:用道理来观察和理解。
  • 无损心:不会损害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过,字景晖,号澹然,宋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人生与内心的宁静有着独特的理解与追求。

诗歌鉴赏

《和危府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外界名利的淡泊,更传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诗中“行脚诸方履历深”一句,展示了诗人丰富的行旅经历,仿佛是在告诉读者,人生的旅途是丰富而深刻的。同时,诗人以“似禅和子寄丛从”来比喻自己的生活状态,表明他在世俗纷扰中追求一种禅意的、清净的生活态度。

接着,诗人提及“试拈朝报一转语”,暗示他在繁忙的生活中仍能保持一份清醒与理智,从日常的事物中提取有价值的道理,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道理的追求。最后一句“以道观之无损心”更是强调了道理与内心的和谐,表明即便面对外界的纷扰,心灵的宁静依旧是最重要的。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内心安宁的渴望,具有很强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脚诸方履历深:诗人描绘了自己走遍各地、积累丰富经历的状态。
  2. 似禅和子寄丛从:以禅宗高僧作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在外界纷扰中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3. 试拈朝报一转语:尝试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有意义的道理。
  4. 以道观之无损心:强调用道理来观察事物,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的生活状态与禅宗高僧相比,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对仗:诗中上下句工整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道理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脚:象征经历与探索。
  • 禅和子: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丛林:象征隐逸与自然。
  • 朝报:象征社会信息与现实的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寻求内心的宁静?

    • A. 旅行
    • B. 读书
    • C. 冥想
    • D. 交友
  2. “行脚诸方履历深”中“履历”指的是什么?

    • A. 旅行的地方
    • B. 生活的经历
    • C. 学习的知识
    • D. 交往的朋友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刘过的作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平静的向往,但刘过更强调了从生活中提炼道理的过程,而王维则更多地体现了与自然的融洽关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3. 《刘过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景 落叶 春水 王忠臣鈇墓 丁卯岁归仰天坞故山 其一 丁卯岁归仰天坞故山(二首) 丁卯岁归仰天坞故山(二首) 挽陈衍死敌 挽胡季昭二首 挽胡季昭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闭关锁国 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琴挑文君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陵卫 璇霄丹阙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树瘢 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里之任 洒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洒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雷诺阿 田字旁的字 出其不意 糹字旁的字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同的笔画顺序详解_同字的笔顺规则与书写技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