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怀玉本老》

时间: 2025-07-28 20:36:34

诗句

失脚天台绝顶峰,又来怀玉乱山中。

琼桥去后无消息,禅月重重有案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36:34

原文展示:

失脚天台绝顶峰,又来怀玉乱山中。
琼桥去后无消息,禅月重重有案公。

白话文翻译:

我在天台山的绝顶失足,后来又回到怀玉山的乱石丛中。
自从跨过琼桥之后便无音讯,重重的禅月下有一张案桌。

注释:

  • 失脚:指失去平衡,摔倒。
  • 天台:指天台山,因山势高峻而得名。
  • 绝顶峰:山的最高点。
  • 怀玉:怀玉山,山名。
  • 琼桥:美丽的桥,象征着离别。
  • 禅月:指禅意的月光。
  • 案公:佛教中指的案头的和尚,可能指代在月下静坐的僧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元杰,字子公,号云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出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交融。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淡淡的禅意。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山水时,表达了他在高峰失足后回归自然的复杂情感,反映了他对禅理的思索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天台山和怀玉山的描写,勾勒出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情感。开篇“失脚天台绝顶峰”即以一种跌宕起伏的姿态引入,描绘出诗人在自然中失去平衡的瞬间,暗示了人在面对自然的伟岸与自己渺小时的无奈与脆弱。接着“又来怀玉乱山中”,则表现了他尽管经历了挫折,但仍旧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归宿。

“琼桥去后无消息”一句,象征着与过去的美好时光的告别,琼桥既是美丽的象征,也是离别的起点。此处的“无消息”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失去的遗憾。最后的“禅月重重有案公”,则引入了一种禅意,诗人在月光下的静谧中,或许能够得到内心的宁静与感悟,形成一种超然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高山、桥、月等元素,展现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人生的感悟,读来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失脚天台绝顶峰:诗人回忆在天台山的最高处失足,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
  2. 又来怀玉乱山中:经历了跌倒,再次回到怀玉山,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3. 琼桥去后无消息:跨过美丽的琼桥后,不再有往日的消息,象征着离别与失去。
  4. 禅月重重有案公:在重重的禅月下,似乎有和尚静坐,暗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失脚”与“又来”,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诸如“琼桥”“禅月”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自然中游历,以及在失落与回归中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 天台:高峰,象征着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 怀玉:山名,体现出自然的美好与复杂。
  • 琼桥:离别的象征,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 禅月:宁静与思考的象征,暗示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座山失足?

    • A. 怀玉山
    • B. 天台山
    • C. 泰山
  2. “琼桥”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
    • B. 离别
    • C. 新的开始
  3. 诗中描绘的月光有什么意义?

    • A. 光明与希望
    • B. 宁静与反思
    • C. 悲伤与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徐元杰的《和怀玉本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内心的感悟,但王维更强调诗人的孤独与自省,而徐元杰则更注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自然的归属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之 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洛城观酺应制 群公集毕氏林亭 落第西还别魏四懔 登蓟城西北楼送崔著作融入都 喜遇冀侍御珪崔司议泰之二使 登泽州城北楼宴 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 宿襄河驿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考辨 漠然 凵字底的字 词穷理极 高伉 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法不传六耳 多事之秋 二字旁的字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举贤使能 一铺滩 包含拳的成语 七口八嘴 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