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51
宿襄河驿浦
—— 陈子昂
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
合岸昏初夕,回塘暗不流。
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
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
天河殊未晓,沧海信悠悠。
我沿着河流告别北岸,扎好船缆在南洲过夜。
河岸的轮廓在黄昏时分逐渐模糊,回塘的水面暗淡无光。
我躺着听到塞外孤雁的哀鸣,坐着倾听峡谷中猿猴的愁苦。
沙洲的明亮如同月光,水边的芦苇在秋日的微光中显得黯淡。
不如那些能高声鸣叫的雁,徒然思念那海上的鸥鸟。
天河至今尚未明亮,沧海的情绪确实悠远无边。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号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以豪放高远、气势磅礴著称,是盛唐文学的代表之一。陈子昂在政治上曾多次上书进谏,因而遭遇贬谪,生活颠沛流离,创作了许多表达自己壮志未酬和人生感悟的诗篇。
《宿襄河驿浦》是在他贬谪期间所作,表现了他对离乡愁苦的感慨与对自由的渴望。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内心孤独的深刻思考。
《宿襄河驿浦》是一首充满了孤独感和思乡情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河岸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内心的情感。诗的开篇通过“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既有离别的伤感,又带有对归宿的渴望。
接着,诗人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强调了“合岸昏初夕”的朦胧感,营造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而后,诗人通过“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将自然界的声音与自身的情感结合,表现了孤独与愁苦的深刻感受。
最后,诗人用“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来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清冷,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孤独感。尤其是“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一句,表达了对自由与逃离的渴望。整首诗在情感的基调上兼具了伤感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孤独与思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离乡的思念与对自由的向往,反映出内心的愁苦与对人生的思考。
陈子昂的《宿襄河驿浦》中,诗人在哪个地方过夜?
诗中“卧闻塞鸿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天河殊未晓”中“天河”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