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别出塞》

时间: 2025-07-28 21:16:28

诗句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

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

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

君为白马将,腰佩騂角弓。

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

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1:16:28

原文展示:

送别出塞
作者: 陈子昂 〔唐代〕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
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
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
君为白马将,腰佩騂角弓。
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
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一生以来对高尚理想的追求,像书剑一般与百位英雄共鸣。想要登上青云之上,然而现在却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胡人的军队驻扎在边塞,而汉朝的骑兵则在云中驰骋。你作为白马将军,腰间佩戴着骏马的弓箭。单于(匈奴首领)不敢向你发射箭矢,天子也在期待你为国家做出更大的功劳。蜀山之上我仍然隐居,不知道何时才能与你再相聚。


注释:

  • 高义:指高尚的志向和理想。
  • 书剑:象征文人和武士的理想与抱负。
  • 青云:比喻高位或理想的境界。
  • 白头翁:指年老之人,表示自己已老。
  • 胡兵:指胡人(即外族)的军队。
  • 汉骑:指汉朝的骑兵。
  • 白马将:指身为将领的骑士。
  • 騂角弓:骏马的角制弓,象征武器的威力。
  • 单于:匈奴首领,代表外敌。
  • 天子:指皇帝。
  • 蜀山余方隐:指诗人隐居在蜀山,表示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伯玉,号少白,原籍山西。曾任翰林学士,因其才华和对文学的贡献而受到后世广泛赞誉。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而富有气势,常表达对国家和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送别出塞》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民族关系复杂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边塞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忠诚的情怀,以及对英雄将士的敬仰之情。


诗歌鉴赏:

《送别出塞》是一首表达诗人壮志未酬的情感之作。全诗以“送别”为主题,透过对将军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诗人以“平生闻高义”自述,表现出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英雄的崇敬,接着以“言登青云去”自喻,反映出对青年时期理想的追忆与感慨。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描绘了边塞的战争场景,胡兵与汉骑的对抗象征着国家间的斗争。在此背景下,诗人对将军的赞美逐渐成为对他个人命运的反思。最后一句“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隐居的生活和理想的隔阂让诗人感到无奈,表达了对友情与理想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鲜明,通过对将军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理想和国家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豪情与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
    诗人自述一生听闻高尚的理想,心中渴望与英雄并肩作战。

  2. 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
    表达了对年轻时追求理想的向往,而如今已是白发苍苍,感慨时光的流逝。

  3. 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
    描绘边塞的战争局势,胡人的军队与汉骑兵的对峙,象征着国家的安危。

  4. 君为白马将,腰佩騂角弓。
    赞美将军的英勇与威武,描写其佩戴的弓箭,突显出战士的气概。

  5. 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
    暗示将军的威望,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也让皇帝对他寄予厚望。

  6. 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诗人感叹自己隐居于蜀山,与友人的聚会何时才能实现,表达对理想和友情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云”比喻理想与追求。
  • 对仗:如“书剑百夫雄”与“白头翁”,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对国家、友谊和个人理想的深切思考,情感真挚动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义:象征理想与追求。
  • 书剑:代表文人气质与武士精神的结合。
  • 白马将:象征英雄与威武。
  • 胡兵汉骑:体现民族间的对抗与冲突。
  • 蜀山:象征隐居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生闻高义”意思是: A. 一生追求权力
    B. 一生听闻高尚的理想
    C. 一生喜爱文学
    D. 一生与朋友相处

  2. “蜀山余方隐”中的“蜀山”指的是: A. 唐朝的都城
    B. 诗人的隐居之地
    C. 战争的地方
    D. 诗中的理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送别出塞》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的情怀。王之涣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壮丽的山河,而陈子昂则通过英雄的形象,表现出对理想的执著与对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魅力》

相关查询

刘伶巷 江城子 月夜闻笛 醉春风 春睡 南柯子 新秋 巫山一段云 春闺 菩萨蛮 晓妆 卜算子 元夜 浣溪沙 春去 点绛唇 萤火 点绛唇 寒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可摸捉 金字旁的字 云樽 一视同仁 方巾 兀字旁的字 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送解 风里杨花 马上功成 包含阜的词语有哪些 借换 人字头的字 呼牛呼马 魆风骤雨 采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