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桂江》

时间: 2025-05-06 05:53:46

诗句

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

笋林次第添斑竹,

雏鸟参差护锦囊。

乳洞此时连越井,石楼何日到仙乡。

如飞似堕皆青壁,画手不强元化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53:46

原文展示:

桂江
作者: 曹松 〔唐代〕

未识佳人寻桂水,
水云先解傍壶觞。
笋林次第添斑竹,
雏鸟参差护锦囊。
乳洞此时连越井,
石楼何日到仙乡。
如飞似堕皆青壁,
画手不强元化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游子在桂水附近寻觅佳人的心情,未曾见到佳人,却先和水云相伴,饮酒消愁。笋林中逐渐长出斑驳的竹子,雏鸟在枝头保护着它们的锦囊。乳洞此时与越井相连,石楼不知何日才能到达仙乡。无论是飞翔的鸟儿,还是坠落的花瓣,皆如青色的壁画,画师不及自然之美。

注释:

  • 佳人:美丽的女子,常指心仪的对象。
  • 桂水:指桂江(桂林的水系),以桂树而得名,象征美丽和清幽。
  • 壶觞:酒壶和酒杯,指饮酒的器具。
  • 笋林:竹笋生长的林子,象征着生机和自然。
  • 锦囊:珍贵的东西,通常指文物或心爱的事物。
  • 乳洞:指乳泉,形容水源。
  • 越井:形容水流清澈如井水。
  • 青壁:青色的墙壁,象征着静谧和优雅。
  • 元化:自然的变化,指大自然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松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桂江》作于诗人游历桂江时,诗中描绘了桂水的美丽景色与内心的情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诗人受到自然美的启发,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桂江》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中通过桂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诗的开篇“未识佳人寻桂水”便引人入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接下来的“水云先解傍壶觞”则以水云相伴,表现了饮酒消愁的情感,水云象征着自由与灵动。而“笋林次第添斑竹”则描绘了自然的生机,鲜明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竹林之中。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将自然与人生结合,写到“乳洞此时连越井”,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流动与变化,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而“石楼何日到仙乡”则是一种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追求。最后两句“如飞似堕皆青壁,画手不强元化强”则是对自然美的高度赞美,强调了自然的力量与艺术的局限。

整首诗在描写桂江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与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识佳人寻桂水:诗人尚未见到心仪的女子,只能在桂江水边徘徊,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2. 水云先解傍壶觞:水与云相伴,酒壶旁边,寓意借酒消愁,显得自在却又有些无奈。
  3. 笋林次第添斑竹:竹林中竹子逐渐长成,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4. 雏鸟参差护锦囊:小鸟在树上保护着它们的巢,象征着温暖和生命的延续。
  5. 乳洞此时连越井:水流畅通的场景,暗示着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6. 石楼何日到仙乡: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盼。
  7. 如飞似堕皆青壁:无论是飞翔还是堕落,都是青色的背景,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8. 画手不强元化强:自然的美远胜于人为的艺术,强调了自然的伟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飞似堕皆青壁”,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展现出严谨的艺术风格。
  • 拟人:赋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灵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水:象征美丽与清新。
  • 壶觞:代表饮酒和放松的态度。
  • 笋林:象征生机与自然的力量。
  • 锦囊:珍贵的事物,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青壁:静谧的自然景象,代表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佳人”指的是谁? A. 美丽的女子
    B. 自然景色
    C. 诗人自己
    答案:A

  2. “水云先解傍壶觞”中“壶觞”指的是什么? A. 酒具
    B. 水源
    C. 餐具
    答案:A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C.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答案:B,C(均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的美,但更加注重对秋天景色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 《庐山谣》:以庐山为题材,表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与哲理思考,和《桂江》有相似的主题,但风格略显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曹松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 其四 由南昌至安庆江行杂咏 卜算子 其二 由南昌至安庆江行杂咏 卜算子·垂螺近额时 卜算子·烟髻绾层巅 卜算子·曾约再来时 卜算子·清晓听麻姑 卜算子·早已是三年 卜算子 其三 忆别 卜算子(离念) 卜算子·我为中秋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筮卜 洞隐烛微 师锡 韦字旁的字 包含静的词语有哪些 雪溜 磨砻浸灌 糹字旁的字 啮雪吞毡 匹夫之勇 韭字旁的字 器仗 心安神泰 祗慎 風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饭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