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2:46
访山友
作者:曹松 〔唐代〕
一径通高屋,重云翳两原。
山寒初宿顶,泉落未知根。
急雨洗荒壁,惊风开静门。
听君吟废夜,苦却建溪猿。
这条小路通向高高的房屋,浓厚的云雾遮住了两边的山原。山上刚刚过夜,山寒如初,泉水流淌却不知源头在何处。急促的雨水洗刷了荒凉的墙壁,骤然的风打开了静谧的门扉。我在夜深人静时听你吟唱,心中却苦于那在建溪边叫唤的猿猴。
诗中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建溪猿”可以理解为常见的山野意象,猿猴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现孤独和哀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因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次山中游访时所作,表现了诗人与山友之间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感悟和对孤独情感的深刻体验。
《访山友》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对话,展现了诗人与山友之间的情谊与思念。开头的“一径通高屋”描绘了通往高处的路,给人一种向上的希望和渴望,而“重云翳两原”则营造了一种阴郁、幽深的山中氛围,暗示了孤独的心境。随着诗的推进,诗人通过“山寒初宿顶”和“泉落未知根”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深处的思考。雨后的“急雨洗荒壁”与“惊风开静门”则构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的力量与诗人内心的波动。
最后一联“听君吟废夜,苦却建溪猿”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思念在夜静时分愈发明显。诗中不仅有对山友的期盼与思念,更有对自身孤寂处境的反思,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思。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情的交织中,折射出诗人对友谊、孤独与自然的深刻理解,极具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意境。比如“急雨洗荒壁”,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流露,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表现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屋”指的是什么?
“急雨洗荒壁”中的“急雨”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