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5:50
早春田行
风雪双羊路,梅花溪上村。
鸟呼知木暖,云湿觉山昏。
妇子来陂下,囊壶置树根。
予非陶靖节,老去爱田园。
在风雪交加的羊肠小道上,梅花在溪边的村庄中绽放。鸟儿鸣叫,似乎知道树木已经温暖起来;云层湿润,让人感到山里昏昏欲睡。妇女和孩子们来到了陂头,放下了装有食物的囊壶在树根旁。我并非陶渊明那般安然自得,只是年老时更爱这片田园。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宗任,号玉堂,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典雅,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生活,常表现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他在诗歌中体现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农田的眷恋。
《早春田行》创作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梅尧臣在诗中描绘了早春的田园景象,表现出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也寄托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早春田行》是一首描写早春田园景象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以“风雪双羊路”引入,展现了春寒料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冷清的氛围。接着“梅花溪上村”则将读者的视线转向了村庄,梅花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生机与希望。
“鸟呼知木暖,云湿觉山昏”两句,鸟儿的鸣叫与云层的湿润交织在一起,生动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气息,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已悄然来临。这种细腻的观察,显示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热爱。
接下来的“妇子来陂下,囊壶置树根”,描绘了村妇带着孩子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诗的结束部分“予非陶靖节,老去爱田园”,则是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尽管他没有陶渊明那般的悠然自得,但年迈时更感珍惜这片土地。
总体而言,此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田园的热爱,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和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尽管生活中有许多苦涩与无奈,但自然的美好与乡村的宁静总能带来心灵的慰藉。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囊壶置树根”中的“囊壶”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装食物的袋子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工具
诗人提到的“陶靖节”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梅尧臣的《早春田行》和陶渊明的《饮酒》都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梅尧臣更侧重于描绘自然的细腻变化,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两者都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