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9:24
九月晦日谒韩子华遂留邀江邻几同饮是夕值其
梅尧臣
乘兴驱车偶一来,
旋呼江老旧游陪。
惊风送雨寒初动,
举酒浮蛆拨不开。
骐骥鞴时闻内宿,
琵琶弹急怨虚催。
接篱带去令传样,
自此逢欢未便回。
在九月的最后一天,我兴致勃勃地驱车而来,
随即召唤江老一起回忆往昔的游玩。
惊涛骇浪中,寒风和细雨初起,
我举杯饮酒,却发现酒中有蛆,难以相劝。
听见骏马在内宅中嘶鸣,
琵琶声急促,似在催促着我的离去。
带着篱笆传来的消息,
从此之后,欢聚的时光再也难以回返。
本诗中提到的“江老”或许是指江南某位知名的老者,代表着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骐骥则常用来比喻优秀的人才或骏马,象征着迅速的变化或难以把握的事物。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对晚唐五代诗人的风格有深刻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九月的某个秋日,诗人在与朋友聚会时,尽管心情愉悦,却也感受到秋天的寒冷与孤独,反映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乘兴驱车”开篇,展现了诗人赴约的愉悦心情,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情绪逐渐转为沉郁。诗中“惊风送雨寒初动”,突显了秋天的萧瑟,传达出一种季节变换带来的寒意和孤寂。接下来的“举酒浮蛆拨不开”则极具画面感,酒中浮蛆的不快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烦恼,令人倍感失望。
而“骐骥鞴时闻内宿”则通过骏马的嘶鸣,传达出一种内心的急迫与不安,似乎在暗示诗人对生活的种种牵挂。最后两句“接篱带去令传样,自此逢欢未便回”,不仅表达了对欢聚时光的珍惜,也蕴含着对未来孤独生活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伤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与饮酒的情景,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欢乐时光的珍惜,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江老”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浮蛆”象征什么?
诗人的心情在诗中是如何变化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夜思》相比,梅尧臣的《九月晦日谒韩子华遂留邀江邻几同饮是夕值其》同样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但梅尧臣更多地关注于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与感受,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