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与诸诗友同赋送春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4 14:01:28

诗句

望中烟雨满孤山,桃叶青青柳絮残。

莫道春随三月尽,风光依旧属江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01:28

原文展示:

望中烟雨满孤山,桃叶青青柳絮残。
莫道春随三月尽,风光依旧属江南。

白话文翻译:

在望见的烟雨中,孤山被细雨笼罩,桃树的叶子依然青翠,而柳絮已经开始飘落。不要说春天随着三月的结束而消失,江南的风光依然如旧,依然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1. 望中:在视野中。
  2. 烟雨:指雾气和细雨,形容朦胧的天气。
  3. 满孤山:孤山被烟雨覆盖。
  4. 桃叶青青:桃树的叶子依然绿意盎然。
  5. 柳絮残:柳树的绒毛已不再盛开,暗示春天的逐渐消逝。
  6. 莫道:不要说。
  7. 春随三月尽:指春天在三月结束。
  8. 风光依旧:风景依然如故。
  9. 属江南:属于江南地区,强调地域特性。

典故解析:

“江南”常指长江以南的地域,以其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秀丽的风光著称。诗中提到的“桃叶”“柳絮”是春天的代表性植物,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仁德,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文的思考,展现出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精炼的语言描绘江南春色,表达对春天的眷恋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流畅的节奏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独特魅力。开篇的“望中烟雨满孤山”便让人感受到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孤山在烟雨中若隐若现,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接着“桃叶青青柳絮残”,在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同时,也透露出季节更迭的无奈。诗人用“莫道春随三月尽”反驳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强调尽管三月已近尾声,但江南的美景依旧存在,令人心生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轮回的哲思。诗中不仅有对美好春景的描绘,更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望中烟雨满孤山:通过“望中”引出视角,描绘出孤山在烟雨中的情景,渲染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2. 桃叶青青柳絮残:桃叶仍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而柳絮的残留则暗示着春天的渐行渐远。
  3. 莫道春随三月尽:反驳常见的看法,表明春天不只是三月的代名词。
  4. 风光依旧属江南:强调江南的风光是永恒的,春天的美丽不会消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烟雨”比喻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对仗:如“桃叶青青”和“柳絮残”,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江南春色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生命轮回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烟雨:象征着朦胧与柔美,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桃叶: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3. 柳絮:象征春天的成熟与过往,带有一丝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山”被什么覆盖?

    • A. 雪
    • B. 烟雨
    • C. 太阳
  2. “桃叶青青”说明了什么?

    • A. 桃树死去
    • B. 桃树依然生机
    • C. 春天来了
  3. 诗人反驳了什么观点?

    • A. 春天结束于三月
    • B. 春天永远存在
    • C. 江南的风光不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多了战乱的忧虑,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 李白《月下独酌》:侧重于个人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出对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暮春二十八夜枕上有怀 孟秋朔日天台刘允叔和叔乡人陈思敬饯饮钱塘 绿阴 陋居五咏·竹涧 陋居五咏·月台 陋居五咏·将径 陋居五咏·池馆 柳枝词 立春日山行 腊日晚过杨村写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抬的词语有哪些 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严霜烈日 衣字旁的字 刻船求剑 包字头的字 龙字旁的字 笔力 责躬罪己 盗道 打底 诗筒 包含杂的成语 香字旁的字 称愿 鬼字旁的字 合浦还珠 心闲体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