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9:21:57

诗句

春来何处去何归,世上关心者亦稀。

老景渐知前路逼,新花应又一年违。

桥边激激催流水,塔外层层透落晖。

深羡使君闲此日,野人经月未开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21:57

原文展示:

春来何处去何归,世上关心者亦稀。
老景渐知前路逼,新花应又一年违。
桥边激激催流水,塔外层层透落晖。
深羡使君闲此日,野人经月未开扉。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到了哪里,又要去往何方呢?在世上关心这些的人也很稀少。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渐渐意识到前方的路越来越近,而新开的花朵又与去年相违。桥边的流水在催促着流逝的时光,塔外的阳光一层层透出落下的光辉。我深深羡慕使君在这悠闲的日子里,而我这样的野人已经有月余未曾开门迎客了。

注释:

  • 春来何处去何归:春天来了,却不知道它将去往何方。
  • 世上关心者亦稀:关心春天去向的人很少。
  • 老景:指的是年纪渐长的景象。
  • 前路逼:意指前方的路途越来越近。
  • 新花应又一年违:新的花朵又与去年有所不同。
  • 桥边激激催流水:桥边的水流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 塔外层层透落晖:塔外的光辉一层层洒落。
  • 深羡使君闲此日:我非常羡慕使君在这个悠闲的日子里。
  • 野人经月未开扉:我这样的野人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开门迎客了。

典故解析:

“使君”在古代常常指代那些品位高尚、地位显赫的官员或士人,象征着闲适与安逸。诗中提到的“野人”则代表了那些远离世俗、隐居于山野的人物,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繁华的不屑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恭尹(约1550-1620),字仲明,号白石,明代诗人,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四月,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来临,但同时也感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表现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沉思。开头两句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去向的迷茫,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流逝。接着,诗人以“老景渐知前路逼”来反映自己的年纪与思考,感受到前方的生活压力。新花的盛开与往年不同,是对生命循环的感慨,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

“桥边激激催流水,塔外层层透落晖”这两句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的声音和光影的变化,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好。然而,最后两句又转向对比,诗人羡慕使君的闲适,而自己却是被生活束缚的“野人”,表达了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自我反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来何处去何归”:以反问表现诗人的迷茫。
    • “世上关心者亦稀”:强调关心自然的人少之又少,暗含对世人冷漠的批判。
    • “老景渐知前路逼”:老去使人更明白生活的紧迫感。
    • “新花应又一年违”:新旧交替中感受到时间的无情。
    • “桥边激激催流水,塔外层层透落晖”: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深刻结合。
    • “深羡使君闲此日,野人经月未开扉”:对比两种生活状态,表达对悠闲生活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新花与旧年的对比,象征时间流逝。
    • 拟人:流水催促,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春天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透出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生命与希望的到来。
  • 流水: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新花:象征着新的生活与变化。
  • 使君:代表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 野人:体现对自然生活的追求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使用的比喻主要是指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新花与旧年的对比
    • C. 使君的闲适生活
  2. “桥边激激催流水”中“激激”是什么意思?

    • A. 流水的声音
    • B. 风的吹动
    • C. 花的盛开
  3.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 A. 无所谓
    • B. 渴望闲适与自由
    • C. 对世俗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但其背景更多是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情感更为沉重。相比之下,陈恭尹的这首诗则更倾向于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向往,风格更为轻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与文化》

相关查询

道人矶 其二 道人矶 其一 岳阳城下岸赤色亦呼赤壁 解舟遇风暂泊岳阳城下正对君山 过仙亭 南津淑济庙 君山 其二 君山 其一 读岳阳楼记 点绛唇(清香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刊之典 上身 科校 钢管 病字头的字 凤吟鸾吹 亅字旁的字 巧发奇中 卝字旁的字 包含凉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刺股读书 鹤处鸡群 音字旁的字 恐呵 蟹将虾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