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歌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19:21:08

诗句

歌舫沿堤水拍平,桃花为扇玉为筝。

六桥秋色如春色,犹向芙蓉十里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21:08

原文展示:

歌舫沿堤水拍平,桃花为扇玉为筝。
六桥秋色如春色,犹向芙蓉十里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在西湖上乘坐歌舫,水面平静如镜,桃花摇曳如扇,玉筝悠扬动听。六桥的秋色看起来依然如春天般美丽,依旧向着芙蓉花的十里长路游览。

注释:

  • 歌舫:一种在水面歌唱的船,常见于江南水乡,代表着轻松愉快的生活。
  • 桃花为扇:形容桃花的娇艳,似乎被用作扇子,展现出春天的气息。
  • 玉为筝:比喻用玉制的乐器,指代音乐的美妙。
  • 六桥:指的是西湖的六座桥,象征着湖区的优美景色。
  • 芙蓉:指的是荷花,象征着清丽脱俗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大任,明代诗人,以其优美的诗歌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

诗歌鉴赏:

《西湖歌二首 其一》是欧大任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绘,诗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的开头以“歌舫沿堤水拍平”引入,描绘出宁静的湖面,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着,桃花和玉筝的比喻更是将春天的气息传递给读者,桃花既是春天的象征,又增添了一份温柔的情感。

“六桥秋色如春色”一句,展现了西湖四季如春的美丽。即使是秋天,六桥的景色依然如春天般迷人,显示出西湖的独特魅力。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诗人不禁向往,继续沿着芙蓉的十里长路前行,表现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灵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歌舫沿堤水拍平:描述乘船在湖上游荡,水面如镜,平静无波。
  2. 桃花为扇玉为筝:用桃花和玉筝的美丽比喻,营造出春天的温柔与优雅。
  3. 六桥秋色如春色:秋天的西湖依然充满春天的色彩,展现西湖的美丽永恒。
  4. 犹向芙蓉十里行:诗人继续向前,向着美丽的荷花行进,表达出对美景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桃花、玉筝的比喻生动形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与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歌舫:象征着优雅与闲适的生活。
  • 桃花:春天的象征,代表了生命力与希望。
  • 玉筝:象征着音乐的优美与文化的底蕴。
  • 六桥: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西湖的独特风貌。
  • 芙蓉:象征着纯洁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歌舫沿堤水拍平”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A. 水波荡漾
    B. 水面平静
    C. 风起云涌
    D. 暴风骤雨

  2. 诗中提到的“六桥”象征什么? A. 冬天的景色
    B. 秋天的景色
    C. 春天的景色
    D. 夏天的景色

  3. 诗人对西湖的态度是: A. 嫌弃
    B. 向往
    C. 冷漠
    D. 厌烦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西湖歌二首 其一》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但前者更注重月夜的静谧与人情,后者则强调春天的活力与优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查询

孤桐 世故 宿雨 送何圣从龙图 黄菊有至性 还家 次韵信都公石枕蕲簟 送程公辟守洪州 题定林壁怀李叔时 弯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笙的词语有哪些 惰贫 憔神悴力 包含黧的词语有哪些 劣迹昭著 豕字旁的字 螽斯 养儿备老 穴宝盖的字 河鱼天雁 散居 月字旁的字 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个位 缶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愚昧无知 毛毛细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