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9:07
卜算子
沈瀛 〔宋代〕
那里是闲时,这里何曾定。
毕竟忙时恼杀人,到了还他静。
静处又如何,莫被顽空引。
一道神光总现前,受用无穷尽。
这儿是闲暇的时光,那儿又何曾有过确定的时刻。
归根结底,忙碌的时候让人恼怒,到了最后却又让人感到宁静。
在宁静的地方又能如何呢?不要被无所事事的空虚所诱惑。
一道神圣的光芒总是显现在眼前,带来的享受是无穷无尽的。
此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整体表达了对忙碌与宁静两种状态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沈瀛,字白瀛,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清新的诗风闻名。沈瀛的作品多揭示人生哲理,关注精神世界的探索。
这首《卜算子》大概是在沈瀛经历了繁忙的生活后,回顾自我内心的宁静状态而写成。诗中反映出一种对生活节奏的反思,表达人在忙碌与宁静之间的挣扎和体悟。
《卜算子》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忙碌与宁静之间关系的探讨。诗的开头以问句的形式,设问“那里是闲时,这里何曾定”,引发读者对时间与状态的思考,暗示生活的无常和不确定。接着,诗人通过“毕竟忙时恼杀人”,展现了繁忙生活带来的烦恼与痛苦,突显了宁静的可贵。
在“静处又如何,莫被顽空引”中,诗人提醒人们即使在宁静中,也不能沉迷于无所事事的空虚,而应当寻找内心的真正价值。最后一句“一道神光总现前,受用无穷尽”,则是对内心智慧的赞美,表明通过内心的反思和追求,能够获得无尽的精神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人生的哲理,表达了寻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忙碌与宁静的关系,强调在繁忙的生活中需要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智慧,避免陷入空虚的状态,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卜算子》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神光”象征什么?
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