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7:0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7:07:55
修鳞化作偃松寒,数百年闲一梦看。
何似起来云拥去,为天行雨万民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生动的意象:如同修饰的鳞片化为寒冷的松树,经历了几百年的沉寂,仿佛只是一场梦。松树的存在不如云彩的飘动,云彩能够为天空带来雨水,给万民带来欢愉。
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时代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松树和云彩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哲理。松树象征着静谧与恒久,而云彩则象征着变化与活力。诗人用“修鳞化作偃松寒”引入,展现了自然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接着,诗人以“数百年闲一梦看”来反映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仿佛这世间的一切都只是梦幻般的存在。
诗中“何似起来云拥去”一语,似乎在感叹松树的静止与云彩的流动之间的对比,突显出生命的无常与变化的必然。云彩的飘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农业社会,雨水是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最后,诗人以“为天行雨万民欢”结束,全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类生活的关注与关怀。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分明,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考与艺术造诣。
诗歌探讨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通过对松树与云彩的描绘,反映出生命的无常、时间的流逝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
诗中“修鳞”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来表现生命的变化?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