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太皇谢太后挽章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9:07:23

诗句

大漠阴风起,羁孤血泪县。

忽闻天下母,已赴月中仙。

哀乐浮云外,荣枯逝水前。

遗书乞骸骨,归葬越山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07:23

原文展示:

太皇谢太后挽章 其二

大漠阴风起,羁孤血泪县。
忽闻天下母,已赴月中仙。
哀乐浮云外,荣枯逝水前。
遗书乞骸骨,归葬越山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大漠中阴风怒号,孤独的我流下了血泪。忽然听说天下的母亲已经升天,成为了月中的仙女。悲哀与快乐在浮云之外,荣华与枯萎在逝去的水流之前。遗留下来的书信请求能将遗骸带回,安葬在越山的边缘。


注释:

  • 大漠:广阔的沙漠,象征孤独与荒凉。
  • 羁孤:漂泊无依,形容作者的孤独感。
  • 血泪县:流泪流血,表达悲痛之情。
  • 天下母:指太皇太后,象征母亲的伟大。
  • 月中仙:意指已故的太皇太后成了月宫中的仙女。
  • 哀乐:悲伤与快乐的交织。
  • 荣枯:繁荣与衰败。
  • 遗书:留下的信件,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请求。
  • 骸骨:遗体,指已逝者的尸骨。
  • 越山:地名,代表归葬的愿望。

典故解析:

“天下母”这一称谓不仅体现了太皇太后的身份地位,也反映了古代对母亲的崇高敬意。在古代社会,母亲常被视为家庭和国家的象征。这首诗表达了对太皇太后深切的怀念之情,蕴含了对母爱的感恩与悲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以感情真挚、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汪元量的诗风清丽、典雅,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悼念太皇太后而作,表现了作者对她的深切怀念与追思。太皇太后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与悲痛。


诗歌鉴赏:

这首《太皇谢太后挽章 其二》通过描绘大漠的阴风与孤独的心情,引导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太皇太后的深切怀念。开篇的大漠阴风,既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悲伤的映射。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通过“天下母”的称呼,将太皇太后塑造为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升华了对其的敬仰之情。

诗中“已赴月中仙”描绘了太皇太后去世后化为仙女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死亡与超脱的理解。这种超脱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哀乐浮云外,荣枯逝水前”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现了对生死荣枯的哲学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又淡然的态度。

最后,诗人以“遗书乞骸骨,归葬越山边”结束,表达了对逝者的殷切期盼,希望能够安葬她于故土,体现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故乡的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逝者的缅怀,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漠阴风起:描绘了苍凉的沙漠背景,暗示诗人的孤寂与哀伤。
  2. 羁孤血泪县:表达了诗人因失去太皇太后而流下的悲痛泪水。
  3. 忽闻天下母:突然听闻太皇太后的去世,情感的冲击让人感到震撼。
  4. 已赴月中仙:将逝去的太皇太后比作升天成仙,体现了对她的崇敬和怀念。
  5. 哀乐浮云外:哀伤与快乐如浮云般飘渺,表现了人生的无常。
  6. 荣枯逝水前:生命的荣华与衰败如水流逝去,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7. 遗书乞骸骨:留下的书信中请求能将遗体带回,显露出对逝者的深情。
  8. 归葬越山边:表达了希望将太皇太后安葬于故乡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太皇太后比作月中仙,象征其高贵与超脱。
  • 对仗:如“哀乐浮云外,荣枯逝水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太皇太后的追思,表现了对母爱的敬仰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亲情与人生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漠:象征孤独和荒凉,体现诗人内心的孤寂。
  • 阴风:暗示悲伤与凶险的气氛,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 天下母:代表母亲的伟大与慈爱,显示出对太皇太后的崇敬。
  • 月中仙:幻想中的美好形象,体现对逝者的怀念与祝福。
  • 浮云: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变幻。
  • 骸骨:体现对逝者的尊重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大漠阴风起”中“大漠”指的是什么?

    • A) 山脉
    • B) 沙漠
    • C) 湖泊
    • D) 平原
  2. 诗中“天下母”是指谁?

    • A) 诗人的母亲
    • B) 太皇太后
    • C) 祖母
    • D) 皇后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希望获得财富
    • B) 希望安葬逝者于故乡
    • C) 希望长生不死
    • D) 希望忘记痛苦

答案

  1. B) 沙漠
  2. B) 太皇太后
  3. B) 希望安葬逝者于故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逝去事物的深切怀念,但汪元量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两者在用词和意象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人对生命、亲情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以上是对《太皇谢太后挽章 其二》的全面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深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远游十首 次韵黄文铡秀才雪中诒且惠新柑 谢陈秀才送诗 南涧 其二 送施徽州二首 送周承勋赴荆南幕 题潘叔玠家达观亭 次韵韩子师游三洞过赤松 答金元鼎喜雨 淲赴贵池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上了贼船 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痛悔前非 华盛顿会议 包含箔的词语有哪些 一杯 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体节 弓字旁的字 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呼百应 片鳞残甲 乙字旁的字 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洪业 牙字旁的字 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鬥字旁的字 恤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