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0:58
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在郑原上,我们相伴道别,谈论着漫漫长途,生怕路上滑雪泥。
归来的马儿还在大梁的乡道上寻找,而行人已经跨过了古崤山的西边。
我曾做过县吏,你们还记得吗?曾经在僧人的房间壁上留下过题字。
远远想起独自游玩,佳肴美味少之又少,四处奔跑的好马只发出嘶鸣。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东坡的弟弟。他与兄长苏轼一同被称为“苏门二宗”,在诗词、散文、书法等领域均有卓越成就。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反映个人的经历与社会现实。
《怀渑池寄子瞻兄》创作于苏辙与兄长苏轼分别之后,表达了对兄长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旅途与归乡,也隐含了对人生旅途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切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兄长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描绘了在郑原上分离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对未来的担忧。诗中反复提到的“雪泥”,不仅是对物理路途的形象描绘,更是对人生道路的隐喻,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艰难与不易。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古崤西行人已过的描绘,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在此,作者回忆起自己曾为县吏的身份,并对曾经的生活感到一丝怀念。最后两句更是将个人情感提升到对人生的哲理思考,独游中美味的稀缺感与良马的嘶鸣,恰如人生中美好事物的稀少与对自由的追求。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深情。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乡的主题,表达了对兄长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在生活中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雪泥”象征什么?
A. 美好
B. 艰难
C. 快乐
D. 平静
“曾为县吏”一句的意思是?
A. 诗人曾经是个农民
B. 诗人曾经是个商人
C. 诗人曾经是个官吏
D. 诗人曾经是个诗人
诗中提到的“骓马”象征什么?
A. 时间
B. 自由
C. 财富
D. 友谊
苏轼《水调歌头》
与《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比,苏轼的作品更加豪放,展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苏辙的这首诗则更显内敛,关注个人情感与思考,反映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