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淮阴》

时间: 2025-04-27 00:25:42

诗句

天下滔滔久厌秦,英雄蛇鼠窜荆榛。

少年豪横知多少,不及沙头一妇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5:42

淮阴

作者:梅尧臣 〔宋代〕

原文展示:

天下滔滔久厌秦,
英雄蛇鼠窜荆榛。
少年豪横知多少,
不及沙头一妇人。

白话文翻译:

天下的纷扰让人厌倦秦国,
英雄如蛇鼠般逃窜于荆棘之中。
年轻的豪杰又有多少,
不如沙头的一位妇人。

注释:

  • 滔滔:形容水势汹涌,也引申为社会动荡不安。
  • :厌恶、嫌弃。
  • 蛇鼠:比喻小人、逃避责任的人。
  • 荆榛:荆棘和野草,象征艰难险阻。
  • 豪横:指年轻人气盛、傲慢。
  • 沙头:指沙洲的边缘,强调环境的艰苦。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秦”,历史上指的是秦朝,因其暴政而被人民厌恶。而“沙头一妇人”则暗示了一种英雄气概的悖论,强调普通人的坚韧与勇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严,宋代诗人,倡导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他在诗文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梅尧臣提倡“诗中有画”的理念,注重意境的营造。

创作背景: 《淮阴》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诗中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讽刺和对普通人坚韧性格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思考。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淮阴》通过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深刻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英雄主义的虚幻。开头两句“天下滔滔久厌秦,英雄蛇鼠窜荆榛”,将历史的动荡与英雄的逃避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诗中“沙头一妇人”的形象则显得尤为突出,显示出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与不屈。

这首诗的情感十分复杂,既有对历史的无奈感,又有对平凡人物的钦佩。梅尧臣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英雄与普通人的不同命运,挑战了传统英雄主义的观念。这种转变不仅让读者反思历史,也引发对当下社会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下滔滔久厌秦:表明社会动荡,民众对秦朝的厌恶与反抗。
  2. 英雄蛇鼠窜荆榛:英雄们在乱世中像蛇鼠一样逃避,反映出英雄的无奈与软弱。
  3. 少年豪横知多少:质疑那些年轻豪杰的数量与勇气。
  4. 不及沙头一妇人:强调一位普通女性的坚韧与勇敢,突显其价值。

修辞手法

  • 对比:英雄与普通人之间的对比,展示不同层面的坚韧和勇气。
  • 比喻:用“蛇鼠”形容逃避的英雄,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对他们的不屑。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探讨了英雄主义的虚幻与普通人勇气的真实,强调在动荡的社会中,普通人同样能展现出伟大的品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滔滔:象征着社会动荡。
  • 蛇鼠:象征逃避与不堪。
  • 沙头妇人:象征坚韧与勇气,表现平凡人的伟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英雄蛇鼠”指的是什么? A. 勇敢的英雄
    B. 逃避责任的小人
    C. 普通百姓
    答案:B

  2. “沙头一妇人”象征着什么? A. 女性的柔弱
    B. 平凡中的伟大
    C. 逃避的英雄
    答案:B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英雄的光辉
    B. 普通人的坚韧
    C. 社会的动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思考。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杜甫在《春望》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而梅尧臣则通过对比英雄与普通人,展现了另一种社会认知与深刻的历史反思。

参考资料

  • 《梅尧臣全集》
  • 《宋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洞仙歌(菊) 洞仙歌 催妆词为宋念功赋 念功彭氏婿 洞仙歌 自为寿 洞仙歌 洞仙歌 洞仙歌·双凤西瓜 洞仙歌 其二 洞仙歌 夏夜憺园隔水闻笛 洞仙歌 余素不善倚声,而次女绣孙颇好之,因亦时有所作,积久遂多,但于律未谙,謷牙不免,是所愧耳。 洞仙歌·中秋无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辵字旁的字 标征 与世推移 幺弦孤韵 泛泛其词 亅字旁的字 衡漳 思维形式 勃起 毛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盲人把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东京梦华录 兀字旁的字 志足意满 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