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42
诗名: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
作者:梅尧臣〔宋代〕
二月雪飞鸡狗狂,锦衣走马回大梁。
入奏邕州破蛮贼,绛袍玉座开明堂。
腰佩金鱼服金带,榻前拜跪称圣皇。
一朝严气变和气,初令漏泄飞四方。
将军曰青才且武,先斩逗挠兵後强。
从来儒帅空卖舌,未到已愁茆叶黄。
徘徊岭下自称疾,诏书切责仍勉当。
因人成功喜受赏,亲戚便拟封侯王。
昔日苦病今不病,铜鼓弃掷无镖枪。
二月的雪飞舞,鸡犬乱叫,穿着锦衣骑马的人回到了大梁。
我向皇上奏报邕州打败了蛮贼,绛袍加身的圣皇在明堂上接见我。
我腰间佩戴金鱼,身穿金带,跪在榻前向圣皇拜谢。
一朝之间,严肃的气氛变得温和,初步的消息开始向四方传递。
将军说他既有才华又有武力,先斩后奏的兵力更加强大。
从来儒生只会空口说话,未到事发就已为即将凋零的茆叶而忧愁。
我在岭下徘徊,自称生病,诏书严厉责备却仍要我竭力而为。
因为他人的成功而喜悦接受赏赐,亲戚们便开始计划封侯封王。
往日的苦病如今已经不复存在,铜鼓在手中弃置,无需再用镖枪。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在诗歌创作中追求自然、清新的风格,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景色。他的诗歌多蕴含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北方的金朝威胁南宋的统治。诗中通过描写南方的军事胜利,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诗中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及对功臣的个人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二月雪飞的景象,开头便渲染了一种纷乱的气氛,象征着国家的不安与动荡。随后,诗人转入对南方胜利的庆贺,展现了对国家前途的乐观情绪。诗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既有将军的英勇,也有文人的忧虑。诗中对儒生的讽刺,反映了诗人对传统士人只会口头上的抒情而缺乏实际作为的不满。最后,诗人以个人的经历与感受收尾,表现了对过去苦难的怀念与对新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诗歌展现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胜利的欢愉,也有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腰佩金鱼”)、对仗(如“锦衣走马”与“绛袍玉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画面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南方胜利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同时也对士人的空谈和功名的欲望进行了批判,展现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锦衣”指的是什么?
“二月雪飞鸡狗狂”表现了怎样的社会情景?
诗中对儒生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与李白的《将进酒》在描写胜利和庆贺的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梅尧臣更注重政治背景与个人感受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个人豪情与对酒的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