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8:3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8:32:28
玉楼春(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辛弃疾
江头一带斜阳树,
总是六朝人住处。
悠悠兴废不关心,
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
好卸征帆留不住。
直须抖擞尽尘埃,
却趁新凉秋水去。
江边那片斜阳下的树木,
都是六朝时期人们居住的地方。
兴衰更替与我无关,
唯有沙洲上那对白鹭。
仙人矶下风雨交加,
好想卸下船帆却无法停留。
必须振作精神去除尘埃,
趁着新凉的秋水而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及抗金名将,生于1180年,卒于1240年。他的词风豪放,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作品多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侵略,诗人内心充满忧国忧民的情绪,诗中反映了他对历史兴废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玉楼春》以斜阳映照的江边树木为引子,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开篇“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又引出了对历史的追忆,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随之而来的“悠悠兴废不关心”,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无奈与冷漠,似乎对过往的繁华已不再执着,内心深处透出一种淡然与洒脱。
而“惟有沙洲双白鹭”,则通过白鹭的纯洁与灵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心境。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提到“仙人矶下多风雨”,暗示了外部环境的不安与动荡,令人感到无奈和困惑。
“好卸征帆留不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尽管想要停留,却只能继续前行。最后两句“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强调了要积极面对生活,即使在风雨中也要勇敢出发,追寻新的希望。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思索,展现出辛弃疾对人生与自然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许,强调要在风雨中勇敢追寻新的希望,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江头一带斜阳树”中“斜阳”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阳光
B. 傍晚的阳光
C. 中午的阳光
D. 晚上的月光
“惟有沙洲双白鹭”中“白鹭”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忍耐
C. 纯洁与自由
D. 努力
诗中提到的“仙人矶”主要指什么?
A. 一个繁华的城市
B. 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C. 一个历史遗址
D. 一个海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玉楼春(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的详细解析及相关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