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1:35
月出横林上,宿鸟无定枝。
物生各畏祸,所托辄蹈危。
老人倚壁坐,大鼾惊群儿。
虽云差自适,见事亦太迟。
犹有一可喜,永谢世俗羁。
月亮升起在树林的上方,栖息的鸟儿无处安身。
世间万物都害怕灾祸,所寄托的地方都可能步入危险。
老人靠在墙边坐着,鼾声如雷惊醒了一群孩子。
虽然说他过得安适,但看到事情的发生也太晚了。
不过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那就是永远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兴衰,诗歌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尤其以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心而著称。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在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失望后,陆游对个人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反思表现得尤为明显。
陆游的《古兴二首》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从“月出横林上,宿鸟无定枝”开始,诗人用月亮和鸟儿的形象引入,展现了自然中的不安与动荡,仿佛暗喻着人们的生活境遇。第二联“物生各畏祸,所托辄蹈危”直切主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无论是人还是自然,皆有对祸害的惧怕。
接下来的描写老人倚壁而坐,鼾声震惊了孩子们,体现了老人虽有安适的表象,却因对世事的无知而显得迟钝。最终以“犹有一可喜,永谢世俗羁”作为结尾,展现了诗人对摆脱世俗束缚的向往,透出一丝淡淡的欣慰和释然。
整首诗在情感上兼具忧伤与释然,既有对世事的深刻感悟,也有对自由的渴望,体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真实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中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陆游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态度与生活境遇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
诗中“宿鸟无定枝”意指:
A. 鸟儿栖息的位置不固定
B. 鸟儿在月亮下飞行
C. 鸟儿喜欢在树上栖息
D. 鸟儿在寻找食物
“犹有一可喜”中的“一可喜”指的是:
A. 生活的富足
B. 摆脱世俗的束缚
C. 家庭的和睦
D. 朋友的相聚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脱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